图中是一种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装置.A瓶的橡皮塞中间的仪器叫分液漏斗 与普通漏斗的不同之处是它上面有一个
图中是一种分离气体混合物的装置.A瓶的橡皮塞中间的仪器叫分液漏斗,与普通漏斗的不同之处是它上面有一个旋塞K2,可以控制液体的加入量.A瓶上的两根玻璃导管上也分别有旋塞K1和K3,用以控制气体的流动.现将CO2和CO的混合气体由左端不断通入该装置,经过适当的步骤处理后,可以得到纯净的CO2和CO气体. (1)指出所用的试剂: A瓶中:______;B瓶中:______;分液漏斗中:______. (2)实验步骤:①关闭旋塞______,打开旋塞______,可以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该气体宜用______法收集; ②关闭旋塞______,打开旋塞______,排放一段时间后,再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的原理______. ![]() |
参考解答
要分离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碳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分离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用浓硫酸干燥后用排水法收集,然后打开分液漏斗,让稀硫酸流下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干燥后收集即得到二氧化碳.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B中盛放浓硫酸,用来干燥气体,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用于与A中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2)①先关闭旋塞 K2,打开旋塞 K1 K3,气体通过A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由出气管进入B瓶干燥后收集,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略小且有毒,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②关闭旋塞 K1,气体不再进入,打开旋塞K2,硫酸流下,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通过出气管进入B瓶干燥,排放一段时间后,再收集二氧化碳. (3)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书写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 故答案为:(1)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稀硫酸. (2)①K2,K1 K3,CO,排水 ②K1,K2 K3,CO2. (3)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相似问题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 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 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
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 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来比较人体吸
在“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装置来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
为了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 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
为了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的CO2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作用产生的.某学校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选用的表中的试剂是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 其中有一操作如图 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图,则该操作说明该气体是 [ ]A.极易溶于水B.不易溶于水 C.易溶于水D.与气
将一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人呼出的气体中 会发现______ 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此变化属于___
将一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人呼出的气体中,会发现______,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此变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