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 下面设计了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
为了把大尺度的时间变化过程“浓缩”在几分钟内完成,下面设计了关于“内力作用过程和地质构造”的探究学习过程,请根据有关地理知识,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报告 实验材料:4cm×30cm的竹片2片(也可以用木片替代) 实验步骤:(1)两手握竹片两端加力,竹片产生变形。 (2)继续用力,先慢后快,竹片折断。 (3)竹片折断瞬间,两手虎口处有震感。 (4)竹片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程比较相似。 实验结论:褶皱、断层和火山(地震)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1)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在下面的方框内分别画出相对应的地质构造。 ![]() A喜马拉雅山 ①断层 B泰山 ②火山 C富士山 ③褶皱 (3)分析说明背斜成谷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 (2)A—③;B—①;C—② |
相似问题
读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图5 完成图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 受流水侵蚀作用
读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示意图图5,完成图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C.
下列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 ) A.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B.水平
下列各选项中均属于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B.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固结成岩作用C.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11分)(1)该地区的地形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1)该地区的地形是,判断理由是。(2分)(2)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判断依据是。(2分)(3)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看,此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山脉是( )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落基山脉D.台湾山脉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形成的山脉是()A.安第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C.落基山脉D.台湾山脉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题。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 其中最合理
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题。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其中最合理的是( )A.沉积一褶皱一断裂一抬升一侵蚀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