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 氯化锰等 如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如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A中m管的作用是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 (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______;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 ②实验现象: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______. |
参考解答
(1)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MnO2+4HCl(浓)
,注意稀盐酸和二氧化锰不反应. 故答案为:MnO2+4HCl(浓)
(2)只有有压强差时溶液才能从分液漏斗中流下,所以m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下滴; 氯气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 倒吸,应有缓冲装置,所以F的作用是防止G中液体倒吸至E中. 故答案为: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下滴;防止G中液体倒吸至E中. (3)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 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常常干燥能和碱反应气体,故选浓硫酸.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 (4)氯气有强氧化性,能把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2Fe2++Cl2=2Fe3++2Cl-; 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碘遇淀粉变蓝色,所以会看到无色溶液显蓝色. 故答案为:2Fe2++Cl2=2Fe3++2Cl-; 无色溶液显蓝色. (5)①实验b:加入NaCl固体前后,溶液中浓度变化的离子是氯离子,所以探究的是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实验c:加入浓硫酸前后,溶液中浓度变化的离子是氢离子,所以探究的是氢离子浓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探究Cl-浓度的影响;探究H+浓度的影响. ②由实验现象知,氢离子的浓度越大,越有氯气生成,氢离子的浓度越小,越没有氯气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氢离子的浓度. 故答案为:H+浓度的大小. |
相似问题
缺碘不仅是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的直接原因 而且是智力缺陷的头号诱因.我国已制订实施了在食盐中加碘的
缺碘不仅是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的直接原因,而且是智力缺陷的头号诱因.我国已制订实施了在食盐中加碘的计划.食盐中加碘应是指加A.单质碘B.碘酸钾C
关于氯水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 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
关于氯水说法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H2O分子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C.光照氯水有气泡冒出,该气体是主要是氯气D.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久置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向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久置的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向NaHCO3固体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气体产生C.向FeCl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再滴加K
将如下卤化物跟浓H2SO4放在烧瓶中共热 可以制备得到纯净卤化氢气体的是A.NaFB.NaClC.N
将如下卤化物跟浓H2SO4放在烧瓶中共热,可以制备得到纯净卤化氢气体的是A.NaFB.NaClC.NaBrD.NaI
自来水加工处理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用FeSO4作混凝剂 最终铁将以Fe(OH)2形
自来水加工处理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用FeSO4作混凝剂,最终铁将以Fe(OH)2形式进入反应沉淀池 B.投药时常加入适量的石灰,是为了除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