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初中 已帮助: 时间:2025-06-21 16:13:33

化学实验中常常出现“1+l=2”或“l+l≠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l+l= 2”的事实是(      )
A.常温下,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
B.室温下,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g
C.室温下,1g硫粉在l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
D.20℃,l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1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g氯化钠溶液

难度:⭐⭐⭐

题库:初中,化学

标签:氯化钠,室温,溶液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73***138

2025-06-21 16:13:33

C
A、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就是指利用分子与原子的“质量小,体积小,总是在不停的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的性质,以及它们的概念和本质区别等,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分子之间有间隔,常温下将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水分子和酒精分子要进入彼此的分子间隔中,而使总体积小于2L,故A不符合“1+1=2”的事实;
B、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可以知道,反应中硫和氧气的质量关系为32:32=1:1,所以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故B符合“1+1=2”的事实;
C、根据镁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镁和硫酸反应的质量关系为24:98,况且该反应中还生成了氢气,所以后得到质量不能为2g,故C不符合“1+1=2”的事实;
D、根据饱和溶液的定义可知,溶液既已饱和,在不改变温度和溶剂的质量的情况下是不能再溶解该溶液中的溶质的,故D不符合“1+1=2”的事实

上一篇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主要操作及现象A验证某固体是碳酸钠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

下一篇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 不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待提纯的物质及杂质选用的试剂操作方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