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为中国文化中深涵哲理的典故或成语: 材料1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 生于毫木。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12-20 12:03:53

下列为中国文化中深涵哲理的典故或成语: 材料1 《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材料2 《论衡》中说: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后人引申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材料3 《后汉书.丁鸿传》中说: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杜渐防萌亦作防微杜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这些典故所包含的哲理是什么?为什么?对我们在成才道路上有何指导意义?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哲学,哲学类

标签:后汉书,中说,材料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73***107

2024-12-20 12:03:53

正确答案:(1)上述三个典故所包含的哲理都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渗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典故中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冰冻三尺属于事物的质变是由生于毫木、起于累土、始于足下、非一日之寒的量变引起和造成的结果。防微杜渐说的是在坏思想、坏事情或错误刚萌生时加以防止、杜绝即不让其量变就不会发生凶恶、灾害这种质变。 (3)在我们成才(属于质变)的道路上一定要重视和应用这一原理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一方面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防止急于求成;另一面要有是非、善恶观念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我们就一定能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才。
(1)上述三个典故所包含的哲理都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这一原理认为事物变化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和质变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渗透,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典故中的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冰冻三尺属于事物的质变,是由生于毫木、起于累土、始于足下、非一日之寒的量变引起和造成的结果。防微杜渐说的是在坏思想、坏事情或错误刚萌生时加以防止、杜绝,即不让其量变,就不会发生凶恶、灾害这种质变。(3)在我们成才(属于质变)的道路上,一定要重视和应用这一原理指导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一方面,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防止急于求成;另一面,要有是非、善恶观念,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发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前进,我们就一定能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才。

上一篇 列宁说的“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或“个别就是一般”是指A.个别同一般完全相同(即个别等于一般

下一篇 “一切都存在 同时又不存在 因为一切都在流动 都在不断地变化 不断地产生和消失”。这是A.唯物主义观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