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 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12-21 12:10:49

在数月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回答: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是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是人类的贪婪”。 (2005年)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哲学,哲学类

标签:的是,自然界,人类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73***107

2024-12-21 12:10:49

正确答案:(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度的辨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度的辨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掌握“适度”原则,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 (2000年单选)中国古代哲学家苟子说:“心不在焉 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 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

下一篇 唯物辩证法认为 辩证否定体现事物发展的( )。A.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B.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C.绝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