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和卡甘货币供给模型的主要思想 并分析这两种理论在讨论货币存量的决定
简述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和卡甘货币供给模型的主要思想,并分析这两种理论在讨论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1)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弗里德曼和舒尔茨将现代社会的货币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即通货; 二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即银行存款。货币供给存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①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基础货币的规模; ②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所共同决定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 ③非银行公众所决定的存款通货之比。 弗里德曼和舒尔茨认为基础货币的规模、存款与准备金之比和存款与通货之比这三个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既分别取决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的行为又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信用货币的制度下基础货币量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即取决于政府关于发行多少信用货币作为公众的手持通货和银行的准备金的决策。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决定其存款与准备金的绝对量但它却能通过改变其超额准备金来决定这两者之比。当然这一比率还受制于政府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并且同经济形势有关。同样公众也只能决定其存款与通货之比而无法决定各自的绝对量而且这一比率还受到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与存款有关的服务及所支付的利息的影响。这类服务越多利率越高在公众持有的货币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弗里德曼和舒尔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决定货币供给存量的三个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基础货币。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绝对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商业银行和公众分别为满足对存款准备金或超额准备金及通货的需要必须竞取有限的基础货币。因此一旦基础货币的供给规模改变商业银行所希望的超额准备金与实际的超额准备金就会发生差异从而引起货币存量的增减。至于商业银行调整超额准备金的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变动以及存款与通货的比率的变化所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则是次要的。同时他们还认为虽然这几个比例取决于若干经济主体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中央银行可以预测并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对货币存量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测的从而基础货币的变动对货币存量的整个作用过程也有稳定的规则可以遵循。 (2)卡甘货币供给模型。卡甘认为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而公众和商业银行则共同决定基础货币为公众持有和为银行所持有的比例。公众通过变手持通货为银行存款或变银行存款为手持通货来改变其基础货币的持有额而商业银行体系则可通过贷款及投资或收回贷款和投资来改变它所持有的基础货币额。公众的上述行为会改变通货比率而商业银行体系的行为则改变准备金比率。很明显当公众减少通货持有额而相对增加银行存款时银行准备金就增加了。如果此时准备金比率保持不变则货币存量会增加。同样当银行贷款增加时如果存款不变准备金就减少了货币存量则增加了。若基础货币以及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中的任一比率保持不变另一比率的上升将使货币存量减少反之则相反。可见货币存量同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成负相关同基础货币量成正相关。就这一点而言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比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更能说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 卡甘运用其货币供给模型深入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后得出结论:长期和周期性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取决于基础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这三个因素基础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 (3)弗里德曼、舒尔茨和卡甘关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他们都采用了广义的货币定义即货币不仅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和活期存款还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就是M2。 第二他们都把M当作一个完全由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外生变量都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银行和金融当局对不同类型存款实行的不同准备金要求。这也是他们在分析时的共同缺陷。 第三他们都注重实证研究。
(1)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弗里德曼和舒尔茨将现代社会的货币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货币当局的负债,即通货;二是商业银行的负债,即银行存款。货币供给存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①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基础货币的规模;②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所共同决定的存款与准备金之比;③非银行公众所决定的存款通货之比。弗里德曼和舒尔茨认为,基础货币的规模、存款与准备金之比和存款与通货之比这三个决定货币存量的因素既分别取决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公众的行为,又同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在信用货币的制度下,基础货币量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即取决于政府关于发行多少信用货币作为公众的手持通货和银行的准备金的决策。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之比首先取决于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虽然不能决定其存款与准备金的绝对量,但它却能通过改变其超额准备金来决定这两者之比。当然,这一比率还受制于政府对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规定,并且同经济形势有关。同样,公众也只能决定其存款与通货之比,而无法决定各自的绝对量,而且这一比率还受到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与存款有关的服务及所支付的利息的影响。这类服务越多,利率越高,在公众持有的货币中银行存款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弗里德曼和舒尔茨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在决定货币供给存量的三个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基础货币。他们认为,中央银行能绝对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商业银行和公众分别为满足对存款准备金或超额准备金及通货的需要,必须竞取有限的基础货币。因此,一旦基础货币的供给规模改变,商业银行所希望的超额准备金与实际的超额准备金就会发生差异,从而引起货币存量的增减。至于商业银行调整超额准备金的行为所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变动,以及存款与通货的比率的变化所引起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则是次要的。同时,他们还认为,虽然这几个比例取决于若干经济主体和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中央银行可以预测并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抵消这些因素对货币存量的影响。所以,货币供给函数是稳定可测的,从而基础货币的变动对货币存量的整个作用过程也有稳定的规则可以遵循。(2)卡甘货币供给模型。卡甘认为,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而公众和商业银行则共同决定基础货币为公众持有和为银行所持有的比例。公众通过变手持通货为银行存款或变银行存款为手持通货来改变其基础货币的持有额,而商业银行体系则可通过贷款及投资或收回贷款和投资,来改变它所持有的基础货币额。公众的上述行为会改变通货比率,而商业银行体系的行为则改变准备金比率。很明显,当公众减少通货持有额而相对增加银行存款时,银行准备金就增加了。如果此时准备金比率保持不变,则货币存量会增加。同样,当银行贷款增加时,如果存款不变,准备金就减少了,货币存量则增加了。若基础货币以及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中的任一比率保持不变,另一比率的上升将使货币存量减少,反之则相反。可见,货币存量同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成负相关,同基础货币量成正相关。就这一点而言,卡甘的货币供给模型比弗里德曼一舒尔茨的货币供给模型更能说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卡甘运用其货币供给模型深入研究了美国1875—1960年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后,得出结论:长期和周期性的货币存量的变动取决于基础货币、通货比率和准备金比率这三个因素,基础货币的增长是货币存量在长期中增长的主要原因。(3)弗里德曼、舒尔茨和卡甘关于货币存量的决定因素的分析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他们都采用了广义的货币定义,即货币不仅包括公众持有的通货和活期存款,还包括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也就是M2。第二,他们都把M当作一个完全由中央银行所决定的外生变量,都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银行和金融当局对不同类型存款实行的不同准备金要求。这也是他们在分析时的共同缺陷。第三,他们都注重实证研究。
相似问题
现金交易数量说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现金交易数量说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 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
试说明凯恩斯的三种货币需求动机,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以及总的货币需求曲线。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何利率下降 货币需求增加?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为何利率下降,货币需求增加?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哪些因素会影响中国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试推导货币交易需求的鲍莫尔(Baumol)一托宾(Tobin)公式。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试推导货币交易需求的鲍莫尔(Baumol)一托宾(Tobin)公式。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