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例论述理论建构的过程。(东北财大2013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3-05 16:15:26

试举例论述理论建构的过程。(东北财大2013年研)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法学,社会学类

标签:论述,正确答案,请帮忙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67***621

2024-03-05 16:15:26

正确答案:理论建构的过程主要包括: (1)从观察到概括 ①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大规模的资料通过描述统计概括出样本的特征和规律并以此推断总体结构和特征。这即为定量观察的例子。而其对观察结果的概括通常是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生育意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人希望生育孩子的数量少”这样的形式来表述。 同样研究者也可以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具体地、深人地、逐个地进行观察并运用分类、综合等手段抽取出现象的内涵形成对各个具体现象的具体描述。 ②经验概括是指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它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者变量问关系的一般性阐述。它适用于所研究的整个一类变量而不是其中的某一种具体情况。 另外经验概括所阐述的是整个一类变量的或然性而非必然性。 (2)从概括到理论 ①从实际研究来看理论建构的第一阶段目标(从观察到概括)相对比较容易达到。然而要真正建构起某种社会理论还必须完成从经验概括到理论解释的第二次飞跃。应该说这是较之于第一阶段归纳工作更为困难但意义更大的一步。在将大量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上升为一般性的经验概括时已舍弃了存在于每个特定个案身上的特殊性而集中了它们身上所存在的共性特征。正是这种共性的特征展示了现象的某种规律。 ②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现象的认识需要对所观察的现象寻找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而当试图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提出一种解释时就是在发展理论。换言之理论正是在获得理解的努力中被创造出来的。 例如在思考“文化程度”与“生育意愿”相互关系的内涵寻求和探索将“性别”变量与“宗教信仰”变量逻辑相连的概念框架—我们进一步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问关系形成对这一现象及其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这样我们又一次地深入发掘了在第一阶段大量具体观察中所得到的资料的意义初步建立了解释和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
理论建构的过程主要包括:(1)从观察到概括①理论建构起始于对经验现象的观察。这种观察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比如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大规模的资料,通过描述统计,概括出样本的特征和规律,并以此推断总体结构和特征。这即为定量观察的例子。而其对观察结果的概括通常是以“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其生育意愿不同;文化程度高的人,希望生育孩子的数量少”这样的形式来表述。同样,研究者也可以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具体地、深人地、逐个地进行观察,并运用分类、综合等手段,抽取出现象的内涵,形成对各个具体现象的具体描述。②经验概括,是指对现象反复出现的规律或特征的总结,或者是对变量之间反复出现的某种相互关系的一种说明。它是对一种由经验数据证实了的变量特征或者变量问关系的一般性阐述。它适用于所研究的整个一类变量,而不是其中的某一种具体情况。另外,经验概括所阐述的是整个一类变量的或然性,而非必然性。(2)从概括到理论①从实际研究来看,理论建构的第一阶段目标(从观察到概括)相对比较容易达到。然而,要真正建构起某种社会理论,还必须完成从经验概括到理论解释的第二次飞跃。应该说,这是较之于第一阶段归纳工作更为困难但意义更大的一步。在将大量的、个别的、具体的现象上升为一般性的经验概括时,已舍弃了存在于每个特定个案身上的特殊性,而集中了它们身上所存在的共性特征。正是这种共性的特征展示了现象的某种规律。②要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现象的认识,需要对所观察的现象寻找一种似乎有理的解释。而当试图对某种事物或现象提出一种解释时,就是在发展理论。换言之,理论正是在获得理解的努力中被创造出来的。例如,在思考“文化程度”与“生育意愿”相互关系的内涵,寻求和探索将“性别”变量与“宗教信仰”变量逻辑相连的概念框架—我们进一步从经验概括中抽象出某种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概念问关系,形成对这一现象及其背景的更为一般性的命题。这样,我们又一次地深入发掘了在第一阶段大量具体观察中所得到的资料的意义,初步建立了解释和说明这一现象的理论。

上一篇 证伪(北科大2010年研) 证伪理论(北大2002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从研究目的来看 社会研究包括有哪几种类型 这些类型有什么主要区别?(中山大学2005年研)请帮忙给出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