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 C O Ca Cl 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
(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8种物质由H、C、O、Ca、Cl、Mn中的几种元素组成,它们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1)上述6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2)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遇B溶液产生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X的化学式为 , W的化学式为 。 (4)向Z中加入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从上述物质中任选2种为一组,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写出符合要求的3组物质。 友情提示:填写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称均可。 ![]() |
参考解答
(1) Ca 、Mn (2)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3)H2O2 O2 (4)CaO + H2O ='==' Ca(OH)2 (5)
|
试题分析:(1)根据所列元素名称判断元素种类,一般金属元素的名称中有“钅”旁,H、C、O、Ca、Cl、Mn,6种元素分别为氢、碳、氧、钙、氯、锰,其中钙、锰两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由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可知,A为碳酸钙,能与碳酸钙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应为稀酸,结合6种元素可知,其中H、Cl元素能组成的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根据题意,“向X溶液中加入Y会生成Z和W,其中X、Z组成元素相同”,且四种物质均为6种元素所组成的物质,因此可推测,物质X为过氧化氢,则物质Z为水、W为氧气,Y为二氧化锰。 (4)由于物质Z为水,根据题意“向Z中加入M,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可判断M为能与水反应,且又含有金属元素的物质,则可推断M为氧化钙,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符合“M和N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的要求,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5)根据题意,“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瓶中,导管口处有气泡产生”,说明固、液体二者反应生成了气体或放热使瓶内气体膨胀;在以上物质中,固体碳酸钙可与液体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固体二氧化锰能催化液体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固体氧化钙遇液体水能放出大量的热而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换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进行验证即可。 |
相似问题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 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__________关系
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 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食盐和小苏打(NaHC
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氧气和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B.食盐和小苏打(NaHCO3)——滴加醋酸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其火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 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操作方法AFe(Fe2O3)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B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将气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 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最近有
“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工艺和技术。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 C为气体 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
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常温下B、C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且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