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下图A~F是实验室制备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 (1)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的发生装置有: ▲ (选填上图字母序号)。 (2)装置E或F相对于装置C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 。 (3)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 (4)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下[pH为纵坐标,时间s(秒)为横坐标]: ![]() ①写出AB段内有关化学方程式 ▲ , ▲ ②写出BC“平台”段化学方程式 ▲ 。 ③CD段上升的原因是: ▲ 。 |
参考解答
![]() |
分析:(1)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 (2)从操作是否简便、是否节约药品、是否节能环保、应用是否方便等角度进行考虑. (3)从选择气体收集方法的依据和收集气体时的操作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先确定残留液中的溶质,根据残留液溶质的酸碱性确定AB段、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D段上升,说明溶液的碱性逐渐增强. 解答:解:(1)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气体,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是常温,应选固-液不加热型的发生装置.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B、C、D、E、F (2)E装置:打开弹簧夹,从装置下面的开口处加入固体药品,从上面的开口处加入液体药品,反应开始,夹住弹簧夹,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增大,使液体药品进入长颈漏斗并且上升,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分离,反应停止;F装置:固体药品放在球行管中,液体药品放在烧杯中,把球行管放入液体药品中,反应开始,把球行管拿出液体药品,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必须满足密度比空气大,不与空气发生反应等条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气泡冒出,说明集气瓶中的水已排完,气体已收集满;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时能看到什么时候收集满,而用向上排空气法则不能,因而用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比较纯净. 故答案为:
②残留液中除了有盐酸外,还有石灰石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会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显中性的碳酸钙和显中性的氯化钠.故答案为:CaCl2+Na2CO3=2NaCl+CaCO3↓ ③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当盐酸、氯化钙反应完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也会显碱性,PH会逐渐增大.故答案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
相似问题
(4分)下图所示的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 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 状态外)
(4分)下图所示的是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好的无色气体,据此判断与这种气体相关的物理性质(除颜色、状态外)①; ②。
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② ⑥的仪器名称: ②
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标有②、⑥的仪器名称: ②____ ⑥____ (2)写出仪器①的主要用途是____
(10揭阳)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 全力展开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 吸氧可
(10揭阳)5.搜救人员克服严重的高原反应等困难,全力展开搜救。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帮助搜救人员的高原反应的原因是A.氧气可供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C.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氧气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 收集的正确组合是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下列几种气体可用右图所示装置干燥、收集的正确组合是①H2②O2③CO2④SO2⑤CH4⑥NH3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