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安徽巢湖 12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 用力过猛。造成试管底被穿通 留下圆形小孔。
(2011年安徽巢湖,12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造成试管 底被穿通,留下圆形小孔。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趣小组变废为宝,将细铜丝揉成小球垫在试 管底部,配上带单孔橡皮塞的导管和烧杯,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右图所 示。 (1)若用此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块状__________ (填药品名 称。下同),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 此装置制取氢气.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气体之前,都必须要捡查装置的气密性。写出你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
参考解答
⑴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锌粒 Zn + 2HCl =ZnCl2 + H2↑(以上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⑵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通底试管插入水中,观察试管内的液面是否缓慢上升(或将试管通底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方案可行即可得分) |
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就是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的反应,可判断在试管内的铜丝球上方应盛放的物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化学反应式.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气密性检验有多种方法,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解:(1)由于此题很大的变化是“试管底部有了一个小孔”; 所以试管不能用来盛液体,但是可以用来放置固体大理石或锌粒,然后用单孔橡皮塞塞住,将整体放入酸中,即可控制反应速度. 二氧化碳的制取就是固体大理石(或石灰石)和液体稀盐酸的反应,可知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的物质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氢气的制取就是固体锌粒和液体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可知在试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的物质是锌粒; 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都是根据装置内外的压强差形成水柱或气泡; 故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通底试管插入水中,观察试管内的液面是否缓慢上升(或将试管通底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 故答案为: (1)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CaCO3+2HCl=CaCl2+H2O+CO2↑;锌粒;Zn+2HCl=ZnCl2+H2↑. (2)关闭止水夹(或用手指堵住导管),将通底试管插入水中,观察试管内的液面是否缓慢上升(或将试管通底部分浸入水中,再用手握试管,观察通底处是否有气泡冒出). |
相似问题
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 水两种物质 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
1 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 4g二氧化碳和3 6g ,水两种物质,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以下论断 ①一定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一定含有氧元素 ③可能含有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氧化物C.都含有氧气分子D.每个分子中含相
下列关于O2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元素B.都是氧化物C.都含有氧气分子D.每个分子中含相同的氧原子
为解决登山 潜海人员呼吸困难的问题 他们应携带的物质为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为解决登山、潜海人员呼吸困难的问题,他们应携带的物质为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011年广东 22题)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 请按要求作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
(2011年广东,22题)下面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请按要求作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2)用B装置制取气体并能随时停止反应,上部与下
(2011年山东滨州 16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
(2011年山东滨州,16题)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t℃时,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