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意义是______.(2)t2℃时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意义是______. (2)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 |
参考解答
(1)P点为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也可判断此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由图示的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50g,即此时100g水最多可以溶解A物质50g,因此,t2℃时将6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有10gA物质未能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100g+50g=150g; (3)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的水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除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的方法外还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之饱和; 故答案为:(1)t1℃时,A、B的溶解度相等(或t1℃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150; (3)降低温度(增加溶质A或蒸发溶剂). |
相似问题
在一瓶不含晶体的NaCl饱和溶液中 当温度不变时 加入少量NaCl晶体 则[ ]A 溶液的质
在一瓶不含晶体的NaCl饱和溶液中,当温度不变时,加入少量NaCl晶体,则[ ]A、溶液的质量增大B、晶体的质量不变C、晶体的质量增大D、晶体溶解一部分
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时 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时 不饱和食盐水可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B.降低温度时,不饱和食盐水可能变成饱和食盐水C.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浓溶
请你写出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的两种方法。
请你写出使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的两种方法。
在一定的温度下 将下列物质足量混合并充分搅拌 其中肯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 ]A.氯
在一定的温度下,将下列物质足量混合并充分搅拌,其中肯定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氯化钠和水B.硫酸钡和水C.氢氧化钙D.酒精和水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2)40℃时 饱和溶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图1中P点的含义是______.(2)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_____乙(填“>”、“=”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