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 下列行为中 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根据以上定义,下列行为中,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的是( )。
A、甲为了报复乙,跟踪乙一周的时间了解乙的生活规律,确定作案时间,并找人购买改制手枪
B、甲到乙家中行窃,还未得手就被乙发现,在乙的劝说下放弃行窃,返回家中
C、甲在公交车上意图偷窃,结果遇到便衣警察,甲深感害怕,落荒而逃
D、甲在树丛中向仇人乙射击,连开了两枪未击中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在能继续开枪的情况下不再开枪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A
A。答案解析:定义的关键点在于(1)犯罪还未实施(2)为犯罪做了某种准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相似问题
上次省长到该地区进行_______ 后 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查自纠活动 某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_
上次省长到该地区进行_______ 后,各部门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查自纠活动,某些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_______在阳光政府之下。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根据表1 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增加值/当年价总产值)最高的省(市)是( )。 A. 广东 B. 天
根据表1,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增加值 当年价总产值)最高的省(市)是( )。 A 广东 B 天津 C 上海 D 山东
用绳子测枯井的深度。绳子折成三段时 多余20厘米;绳子折成四段时 还差35厘米。绳长多少厘米?( )
用绳子测枯井的深度。绳子折成三段时,多余20厘米;绳子折成四段时,还差35厘米。绳长多少厘米?( )A 560 B 600 C 640 D 660
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 很多人在同时进行着各种交谈 但一个人同一时刻只能注意和参与其中的一个交谈
鸡尾酒会效应:在鸡尾酒会上,很多人在同时进行着各种交谈,但一个人同一时刻只能注意和参与其中的一个交谈,这是注意分配的问题。由于心理资源有限,同
意大利人甲创作了一篇小说 中国作家乙将其翻译成中文 丙电视剧中心委托作家丁改编为电视剧剧本(未签订委
意大利人甲创作了一篇小说,中国作家乙将其翻译成中文,丙电视剧中心委托作家丁改编为电视剧剧本(未签订委托合同),后摄制成电视连续剧,并许可戊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