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 引起核泄露。(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____
(8分)日本311大地震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引起核泄露。 (1)爆炸是因为可燃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燃性气体在点燃之前要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爆炸的氢气来自反应堆燃料棒用作包壳的金属锆(zr)与水的反应,该反应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核事故释放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号碘元素的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1分) 验纯(1分) Zr+2H20![]() (2)B(2分) (3)碘元素(或元素)(1分) 加碘食盐,海带、紫菜等(只要答出其中一项即可)(1分) |
析:(1)根据爆炸的产生原理及化学方程的书写原则及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2)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及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等知识进行解答; (3))根据加碘食盐的碘以离子形态存在,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以及常见的含碘物质进行解答. 解答:解:(1)爆炸是可燃物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锆(zr)与水在高温下生成+4价锆的氧化物和氢气(高温下水时蒸汽状态,所以生成气体不能加气体符号); 故答案为: 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验纯;Zr+2H20 ![]() (2)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碘131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错误; B、根据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人体在短期内受到大剂量碘131辐射会发生病变,故B说法正确; C、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碘131是原子序数为53,可知碘131原子核中的电子数是53;故C说法错误; D、某些元素的原子通过核衰变自发地放出α或β射线(有时还放出γ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碘盐中的“碘”指的是元素,人体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生活中适量摄入一些含碘的物质即可; 故答案为: 元素;加碘食盐,海带、紫菜等(只要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知识全面,同学们在学习时要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才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
相似问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 如果打开门窗 火反而烧得更旺B.碰倒酒精灯 酒精在桌上燃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烧得更旺B.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立即用湿布扑灭C.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
(2009·兰州)生活处处有化学 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1)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
(2009·兰州)生活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1)液态植物油和固态动物油合称为油脂。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其原理是。
(2011年浙江丽水 16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 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
(2011年浙江丽水,16题)、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温度有关。其中证明可燃物燃烧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的实验是A.①和②B.①和③C.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 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
2008年5月8日9时17分,年轻的藏族女火炬手次仁旺姆在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顶将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高高举起.一团以“梦想”命名的火焰.在一个前所
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2009年1月 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
结合下列材料填空:材料一:2009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