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 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防治“非典” 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用过氧乙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防治“非典”,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其中 ![]() 代表碳原子, ![]() 代表氢原子, ![]() 代表氧原子, (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______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 |
参考解答
(1)由图中可知,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故填:C2H4O3;76.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2:4:3.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12×2):(1×4):(16×3)=24:4:48=6:1:12.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相似问题
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 仔细观察如图 回答下
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属于______(填“混合物”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没有改变的变化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C.无色气体变为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分子没有改变的变化B.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C.无色气体变为淡蓝色液体的变化D.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的变化
宣传科学 揭露伪科学 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 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A.燃放鞭炮
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中学生的义务。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下列信息中合理的是[ ]A 燃放鞭炮,能驱鬼降魔,对空气不会造成污染 B 某机构声称发明了一
一定条件下 物质A()与B()反应生成C() 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
一定条件下,物质A()与B()反应生成C(),图是其反应前后分子及其数目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1)该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是
下列是几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下同)(2)属于置换反
下列是几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2)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3)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