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短文 完成5—7题(2016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错误管理理论错误管理理论认为 在现实场景中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2016武汉市中考语文试题)
错误管理理论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在现实场景中的决定,无论是感知、判断、推理还是行为,不犯错误最好,这毫无疑义,但现实场景往往带有不确定性,因而人的理解跟世界的真实状态之间经常不一致,面对复杂情况,错误难以避免。
有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叫杯弓蛇影:有人请朋友到家中喝酒,结果这朋友喝酒时,看到酒杯里有一条蛇,疑心自己喝了蛇,回家后忧心而病。这人告知原委,蛇原来是墙上弓的倒影,朋友的病也不治而愈。第二个故事叫鸿门宴:项羽听人说刘邦有称帝野心,于是请他赴鸿门宴。刘邦赴宴,趁机为自己辩解。项羽轻信。最终垓下被围,乌江自刎。这两个故事中都有错误:朋友把弓当成了蛇,这是一类错误;项羽认为素有大志的刘邦没野心,这也是一类错误。这两个错误导致的结果不一样,一个是虚惊一场,一个是身死国灭。
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错误有两类,一类是把某个没有的东西当成有,叫错误肯定;一类是把某个有的东西当成没有,叫错误否定。这两类错误通常给人带来的代价不同:把没病的人当成有病的人,不存在贻误病情的问题;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就会错失治疗良机。把草绳看成蛇往往是一场虚惊,把蛇看成草绳却会要了人的命。在人类长达数百万年的进化史上,能活下来的人通常具有一种倾向:即在不确定决策场景下,他们容易犯代价较小的那类错误。原因很简单,喜欢犯另一类错误的人都死翘翘了,他们在自然选择的残酷竞争下被淘汰了。
诸多研究案例支持了错误管理理论,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这是因为,音量增大常意味着某一物体趋近自己,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对于这种冲向自己的物体,人高估它的速度就能为自己争取更多反应时间,谁知道它是不是一头剑齿虎呢?类似的,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这种倾向会让人在危险的山崖上移动时更小心翼翼,以免失足。
人们更容易把没病的人看成有病的人,而非相反。比如,一个脸上斑斑点点的人坐在公园长椅上,你要没别的选择也只能跟他坐一起时,不自觉就会离他很远,因为你自动就会把这人脸上的斑点,当成是他有病的迹象,哪怕这种判断是错的,毕竟,这种倾向的代价通常很小。但如果他们把有病的人当成没病的人,你可能被传染,在缺医少药的石器时代,还可能会死。类似的,人们更容易把陌生人看成坏人,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但问题是通常无法在有限的时间里准确判断对方的好坏。人们可能把好人当成坏人,也可能把坏人当成好人,这两种错误的代价不一样:前者是一场误会,后者则会遭受伤害。
我们并不认为错误是好东西,更不提倡犯错误,这里提出错误管理理论,是想对不确定场景下的错误现象进行剖析,让读者对错误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反思自己的行为。
(选自《2015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6.对下列现象的分析,不符合“错误管理理论”的一项是
A.音量增大意味着物体正在趋近自己,所以同样的音量变化,当音量增大时人会高估变化幅度。
B.距离增大意味着掉下去时损伤更大,所以同样一段垂直距离,从上往下看时,人会高估其高度。
C.与病人接触,意味着传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人们会与有疾病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D.与陌生人接触,意味着接触坏人的机会更大,所以人们会更容易把陌生人当作坏人。
参考解答
答案:D
解析:“与陌生人接触,意味着接触坏人的机会更大”没有依据。
相似问题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妻子固请种粳( ) (2)索简贵(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4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妻子固请种粳( ) (2)索简贵( )(3)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5)或置宿而招之( ) (6)造饮辄尽( )(二
(一)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完成5-8题。(17分)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烙
(一)阅读《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完成5-8题。(17分) 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烙印在时光里的生命片刻 裴鸽人们常常把一些小事抛在脑后,一
(二)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 完成9 -17题。(39分)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陶渊
(二)阅读《陶渊明:四海和丘山》,完成9 -17题。(39分)浙江省绍兴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陶渊明:四海与丘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读书重在选择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6-18题(8分
读书重在选择 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8分)2016山东省临沂市语文中考试题读书重在选择潘裕民①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