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 回答3题。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
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3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2. 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1. 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2. 通常用环节乙的数量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C.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
参考解答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C |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水循环。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④⑤岩层由老到新,③④⑤岩层发生了断裂下陷,②然后岩层侵入,所以岩层的新老关系为①③④⑤②。华北平原主要为冲积平原。 小题2:图示河流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河口三角洲和北岸相连,abc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地形引起的水热状况变化;a河段以侵蚀为主;b河段以沉积为主;甲可能是夏季风,也可能是台风。 小题3:若图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则图示海陆间大循环,在夏秋季节最明显;故A项错误;地表水资源的丰歉以地表径流(丙环节)表示;B项错误。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的结果,故C项正确。目前人类主要影响的环节是地表径流,故D项错误。 |
相似问题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 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完成1—2题。1.下列有关该处
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完成1—2题。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富士山D.泰山
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富士山D.泰山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 )A.气 水 油B.气 油 水C.水 气 油D.油 气 水
图中的E.F.G分别代表的是()A.气、水、油B.气、油、水C.水、气、油D.油、气、水
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 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 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
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区域的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6~8题。小题1:甲图中河流
下图中某边界地质活动活跃 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 此叙述所指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
下图中某边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石,此叙述所指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