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
(1)平均利润的形成是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率,相互之间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比如甲乙两个部门,甲部门利润率高,乙部门利润率低。乙部门的资本家不甘心获得较低的利润率,就要同甲部门的资本家展开竞争。这种竞争是围绕争得有利的投资场所而展开的,竞争的手段是进行资本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撤出,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这样,原先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的涌人,商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利润率也就相应下降;而原先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大量资本撤出,会发生相反的变化。不同生产部门之间这种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竞争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价值和价格偏离。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暂时地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由此可见,平均利润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上也就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可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2)在利润率平均化的条件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便可以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与其投资量大小相适应的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各部门的利润率水平。如果各个部门的利润率水平比较高,则平均利润率也比较高;反之则比较低。第二,社会总资本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即投在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比重的大小。如果投入利润率高的部门的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平均利润率水平就较高;反之则较低。总之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不是各个部门利润率的简单的和绝对的平均,而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总的趋势,平均利润率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资本平均有机构成也会提高,因而平均利润率会趋于下降。(3)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由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各部门资本家所得到的利润量和该部门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就不一定相等。按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等于、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慢于、等于、快于社会平均资本周转速度的情况,这些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会高于、等于、低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利润总量和剩余价值总量是完全相等的。(4)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已经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但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还是一致的。而在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许多部门的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就不一致了。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似乎利润的多少只和资本量有关,这就完全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
相似问题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史中产生垄断的原因。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史中产生垄断的原因。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如何理解中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如何理解中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可以任意抬高垄断价格。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可以任意抬高垄断价格。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怎样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怎样正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筒述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筒述工场内部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区别。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