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要求联邦政府实施政策措施 在1980年将失业率降低到3%(对应于图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8-14 18:29:00

1976年《充分就业与平衡增长法》要求联邦政府实施政策措施,在1980年将失业率降低到3%(对应于图27A中Y3%的产出水平)。1978年,吉米?卡特签署了该法案的修正案,即《汉弗莱-霍金斯法》,但后来的修正案没有规定具体的措施,只是反映了良好的希望。
假定经济最初处在产出的自然率水平,此时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1相交于点1。如果《汉弗莱-霍金斯法》的最初版本被通过,将要求政府将总需求曲线位移到图27A的新位置,即AD2。 现在,总需求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动? 为什么? 绘制新的总供给曲线AS2。现在政府会对总需求采取什么措施? 绘制新的总需求曲线AD3。总供给曲线现在会位移到什么位置? 绘制新的总供给曲线AS3。上述讨论的情景继续重复的结果是什么?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标签:汉弗莱,曲线,总需求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51***875

2024-08-14 18:29:00

正确答案: 失业率指标的水平低于自然率水平因此Y3%高于Yn这在图中得以反映。在政府试图达到Y3%的产出水平的过程中会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到AD2。由于达到的产出水平点1高于自然率水平总供给曲线会向内位移到AS2产出下跌到自然率水平。为了将总产出提高到Y3%政府再次实施扩张性的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到AD3。总供给曲线再次位移到AS3因为Y>Yn。这一过程的结果是物价水平从P1持续上升到P2P3……这就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失业率指标的水平低于自然率水平,因此,Y3%高于Yn,这在图中得以反映。在政府试图达到Y3%的产出水平的过程中,会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到AD2。由于达到的产出水平点1高于自然率水平,总供给曲线会向内位移到AS2,产出下跌到自然率水平。为了将总产出提高到Y3%,政府再次实施扩张性的政策,推动总需求曲线位移到AD3。总供给曲线再次位移到AS3,因为Y>Yn。这一过程的结果是,物价水平从P1持续上升到P2,P3,……这就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上一篇 比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如果出现完全挤出 那么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 A.私人支出以同等规模减少;B.总需求曲线不受影响;C.总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