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及阶段性成果。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及阶段性成果。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 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 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1)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 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 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 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 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用三年时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步骤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尔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 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 2001年放开了全国社保基金协议存款利率。 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 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 2003年5月央行再一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 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2倍。 2003年9月21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即由6%调高至7%。 2003年12月央行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 2004年1月1日起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同时明确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 2004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 2004年10月28日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时就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但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其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中国利率市场化报告。央行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是:统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005年3月17日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同时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 由此看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品种包括银 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贷款业务仍会是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2004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一年年内不仅适时升息而且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并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由此我国在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已经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先明确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初步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1996年6月1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实现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拆借利率。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1998年,将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由10%扩大到20%,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由40%扩大到50%。1998年3月,改革再贴现利率及贴现利率的生成机制,放开了贴现和再贴现利率。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1)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账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账户。(2)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账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1998年9月,放开了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市场化发行利率。1999年9月,成功实现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招标发行。1999年10月,对保险公司大额定期存款实行协议利率,对保险公司3000万元以上、5年以上大额定期存款,实行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双方协商利率的办法。1999年,允许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最高可上浮30%,将对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最高可上浮30%的规定扩大到所有中型企业。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要用三年时间,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步骤渐进地实现利率市场化。尔后,在中国人民银行的《2002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正式公布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00年9月21日,实行外汇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2001年,放开了全国社保基金协议存款利率。2002年,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利率浮动幅度;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2002年3月,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居民的小额外币存款,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现行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管理范围,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5月,央行再一次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路线图”:从货币市场起步,二级市场先于一级市场,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其中贷款利率先扩大浮动幅度,后全面放开,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和活期存款利率。2003年8月,人民银行在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时,允许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贷款基准利率2倍。2003年9月21日,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1个百分点,即由6%调高至7%。2003年12月,央行宣布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2004年1月1日起,将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不变。同时明确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2004年3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2004年10月28日,中央银行在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时,就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但仍对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其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为基准利率的2.3倍。2005年1月31日,央行发布中国利率市场化报告。央行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初步设想是:统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政策;修改相关法规;完善金融机构存、贷款定价机制、提高定价水平;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市场向纵深化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2005年3月17日,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商业银行法人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利率水平和内部定价规则。同时,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现行年利率1.62%下调到0.99%,法定准备金存款利率维持1.89%不变。由此看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目前,货币市场利率品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债券回购利率、票据市场转贴现利率、国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和二级市场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在今后较长时期内,存、贷款业务仍会是我国商业银行负债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实现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是实现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关键。2004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一年,年内不仅适时升息,而且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空间,并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和存款利率的下限。由此,我国在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已经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最后攻坚阶段。
相似问题
什么是市场利率?什么是基准利率?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什么是市场利率?什么是基准利率?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从信用基本理论出发 论述在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贡献。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从信用基本理论出发,论述在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的发展及其对经济的贡献。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发达国家普遍选择了利率市场化 为什么我国至今对利率依然实行管制?请
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发达国家普遍选择了利率市场化,为什么我国至今对利率依然实行管制?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试用利率决定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试用利率决定理论分析货币供应量增长与利率水平的关系。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什么是实际利率?它同名义利率是什么关系?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什么是实际利率?它同名义利率是什么关系?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