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下图为氯化钠 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小题1:30℃时 氯化钠的溶解度
(5分)下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 小题2: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 溶液; 小题3:将30℃时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晶体析出较多的是 。 小题4:要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 小题5:如下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
|
参考解答
小题1:= 小题2:NaCl 小题3:Na2CO3 小题4:降温(或加入碳酸钠固体) 小题5:C (各1分) |
(1)30℃时,两曲线相交,说明二者的溶解度相等,(2)10℃时,NaCl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的溶解度大,所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较大(3)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所以晶体析出较多的是Na2CO3,(4)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要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或加入碳酸钠固体,(5)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有Na2CO3晶体析,就说明水温在降低,硝酸铵溶于水可以使温度降低,故选C |
相似问题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t1℃时 A B 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t1℃时,A、B、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用“>”、“<”或“=”表示)______.(2)t2℃时,将A、B、C
(4分)右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 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____
(4分)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2℃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____;(2)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相等 (3)分析t1℃时,将10g乙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 分别把25g甲和乙加入到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t2℃时,分别把25g甲和乙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______(填“甲”或“乙”
下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60℃时 将等质量的甲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的信息是A.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均变成不饱和溶液B.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