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甲是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甲图中 t2℃时 A B C三种物质中 溶解度最
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 (2)保持t2℃温度不变,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 。 ![]() |
参考解答
A 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 加溶质(或其他合理方法) C |
试题分析:(1)由图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物质,P点为B、C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t1℃时,BC的溶解度相等;(2)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恒温蒸发,加溶质等方法;(3)镁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所以X溶液温度升高,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C。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
相似问题
甲 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A.20℃时 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40℃时,分别在100
下图是NaCl 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B.
下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B.只要温度不同,MgSO4的溶解度一定不同C.MgSO4饱和溶液的浓度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一 稳定 无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B.饱和溶液中溶质
(4分)右图所示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
(4分)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填“>”、“=”或“<”)乙物质的溶解度;(2)溶解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 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A.烧开水时 沸腾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A.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C.揭开啤酒盖,有大量的泡沫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