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用降低温度方法使大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是A.KNO3溶液B.NaCl溶液C.Ca(OH)2溶
不能用降低温度方法使大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是
|
参考解答
B、C |
试题分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可以分为三类:1. Ca(OH)2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 NaCl溶液,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3.前两者以外只要不特别说明,物质的溶解度都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所以降低温度NaCl溶液析出晶体太少,而Ca(OH)2溶液由于溶解度增大不会有固体析出,这两者都不能通过用降低温度方法使大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 点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这类题目在中考中常在选择题中出现,通常较难,常和图像结合,考察变化规律,注意仔细分析。 |
相似问题
(2012?泸州)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时 硝酸钾的溶解
(2012?泸州)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 B.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C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 前后均保持不变的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A.溶液的质量B.Ca(OH)2的溶解度 C.溶
右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 甲 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
如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时 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乙的饱和溶液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 ℃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时,乙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①如图1是甲 乙 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I.20℃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I 20℃时,甲溶解度 (填“>”、“<”或“=”)乙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