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物质A B C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要将B从溶液中结晶出来常采用的方
如图是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
参考解答
A、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正确; B、由A、B、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A和B都会析出晶体,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但C物质不会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T1℃时B的溶解度>T1℃时A的溶解度>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A>C;故B不正确; C、若要将组成在M点的A溶液转变为N点的溶液,除了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还可以采取增加溶质的方法,故C不正确; D、由A、C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到T2℃之间,A的溶液度不一定大于C的溶解度.故D不正确. 故选A. |
相似问题
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 甲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
判断正误:温度升高时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______.
判断正误:温度升高时,物质的溶解度增大.______.
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70
固体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4B.70℃时,C点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C.70℃时,B点为硝酸钾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30gC.t2℃
下列接近饱和的溶液 升高温度后能达到饱和的是( )A.氯化铵溶液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溶液D.石
下列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后能达到饱和的是( )A.氯化铵溶液B.硝酸钾溶液C.硫酸铜溶液D.石灰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