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 某兴趣小组话动中 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
(8分)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兴趣小组话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中,大家对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可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 【变流与讨论】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该实验装置必须改进。 【改进与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 ![]() 请你帮助他们将下表补充完整。
(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 。 (2)王泽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 。 【拓展与迁移】 实验小结时,李颖同学说:“待a试管冷却恢复原温度后,如果将试管倒置水中,并在水中取下橡皮塞,将看到试管中液面升高。”这一说法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韩晶问:“如果不考虑橡皮塞占试管的容积,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会是多少呢?大家争论后,出现两种预测:甲:接近试管容积的1/5;乙:小于试管容积的1/5。 你赞同的预测是 (填“甲”或“乙”),理由是: 。 |
参考解答
【改进与实验】①4P + 5O2![]() 【反思与评价】 (1) 阻止了磷燃烧生成的大量五氧化二磷向空气中扩散,避免了危害人体健康;(表述合理即可) (2) 燃烧温度升高,气球膨胀,避免了试管塞的喷出。(表述合理即可) 【拓展与迁移】 甲;试管中的物质除了白磷,还有空气,白磷充足,燃烧结束,消耗完了空气中的氧气,所以是甲。 或乙:试管中的物质除了白磷,还有空气,白磷不充足,燃烧结束,没有消耗完空气中的氧气,所以是乙。 (表述合理即可) |
试题分析:【改进与实验】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要有可燃物,②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及以上;所以投入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没有氧气不会燃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即4P+5O2 ![]() 【反思与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反应可以在较密闭的空间内完成,所以燃烧后的产物会留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也就是说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由于燃烧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而使试管内的气体膨胀,导致压强增大,图2装置中的橡皮塞会因此而松动,甚至冲出;图3装置中气球可随气体的膨胀而变大,避免了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 【拓展与迁移】由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如果白磷足量、气密性良好,试管中的氧气能消耗完,则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能接近试管容积的1/5;若装置的气密性不严,即装置漏气的情况下,或白磷的量不足,不能完全反应掉空气中的氧气时,那么进入a试管内液体的体积要小于试管容积的1/5,所以要保证进入试管的水接近试管容积的1/5的前提条件是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白磷足量等因素。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练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而且要明确,只有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才可以燃烧;另外对于装置优越性的改进,一般要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气密性良好,反应易操控,环境保护等方面。 |
相似问题
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
下列公共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 )①②③④⑤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下列图标中 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A B C D
(8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
(8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
向燃着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的后果是___________。
向燃着酒精灯内添加酒精的后果是___________。
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 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
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