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Y Z 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 X可分别与Y W形成X2Y X2Y
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已知:① 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② 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 请回答: ![]() (1)Z2Y的化学式是 。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Ⅰ)、C(Ⅱ)为多孔石墨电极。 接通S1后,C(Ⅰ)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 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 C(I)的电极名称是 (填写正极或负极); 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
参考解答
(1)Na2O (2)2Na2O2+2H2O=4NaOH+O2↑ (3)负极,Cl2+2e-=2Cl- (4)Cu + H2O2 + 2H+= Cu2++2H2O |
试题分析:中学阶段A2B2型的化合物主要指Na2O2和 H2O2,共价化合物是H2O2,离子化合物是Na2O2,所以根据X、Y、Z、W的原子序数大小顺序课判断X是H,Y是O,Z是Na,W是Cl。 (1)Z2Y的化学式是Na2O。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3)根据装置图可知,接通S1后该装置是电解池,即相当于是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C(Ⅰ)附近溶液变红,说明该电极是阴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另外一电极生成的是氯气。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形成原电池,其中氢气所在的电极是负极,即C(I)的电极名称是负极。C(II)的电极是正极,氯气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是Cl2+2e-=2Cl- 。 (4)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钠氧化单质铜,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 + H2O2 + 2H+= Cu2++2H2O。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合物以及电化学原理的熟悉了解程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记住常见的化合物,明确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 |
相似问题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1 mol·L-1的NaCl溶液 放置相同时间后 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
下列各装置中都盛有0 1 mol·L-1的NaCl溶液,放置相同时间后,锌片的腐蚀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③①④②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①③④
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 下列
某碱性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Fe+NiO2+2H2OFe(OH)2+Ni(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NiO2B.放电时,正极反应
如图是一个盐桥中充满饱和KCl溶液的锌铜原电池装置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
如图是一个盐桥中充满饱和KCl溶液的锌铜原电池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子由Cu片经外电路流向Zn片C.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 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
如图所示:甲为稀硫酸 乙为氯化铜溶液 电极材料用元素符号表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装置将电能转
如图所示:甲为稀硫酸,乙为氯化铜溶液,电极材料用元素符号表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装置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B.乙装置中左边的碳棒上有红色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