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 有人曾制造了一个“水变油”的骗局:(1)骗局制造者称:只要在一盆清水中加入一些“神
20世纪80年代,有人曾制造了一个“水变油”的骗局: (1)骗局制造者称:只要在一盆清水中加入一些“神秘”的液体作催化剂,清水就可以变成能燃烧的汽油. 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水不能变成汽油. (2)骗局制造者的手段是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汽油,再加入辅料黑色肥皂,使原本不相溶的水和汽油混合在一起,好像是变成了黑糊糊的油,并称之为“水基燃料”.这里黑色肥皂起______作用,而使细小油滴均匀悬浮在水中. (3)在进行“水基燃料”燃烧演示时,由于燃烧后没有水留下,所以许多人认为其中的水已全部转变为能燃烧的汽油,从而受到蒙蔽.请解释为什么“水基燃料”燃烧后没有水留下. |
参考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汽油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故答案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汽油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水不能变成汽油. (2)乳化作用是将一种液体分散到第二种不相溶的液体中去的过程,最大的一类的乳化剂是肥皂、去污粉和其他化合物.汽油本身不会和水互溶,加入黑色肥皂,汽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所以黑色肥皂的作用就是乳化作用,故答案为:乳化. (3)汽油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量,这样水就会逐渐蒸发,因此最后没有任何物质剩余,故答案为:汽油燃烧时产生热量,使水分蒸发. |
相似问题
不用其它物质作化工原料 只用NaCl和水 不可能生产出的产品是( )A.氢氧化钠(NaOH)B.次
不用其它物质作化工原料,只用NaCl和水,不可能生产出的产品是( )A.氢氧化钠(NaOH)B.次氯酸钠(NaClO)C.硝酸钠(NaNO3)D.盐酸(HCl溶液)
在化学反应A+2B=C+D中:(1)若56gA恰好与73gB完全反应 能生成l27gC 则同时生成D
在化学反应A+2B=C+D中:(1)若56gA恰好与73gB完全反应,能生成l27gC,则同时生成D______g.(2)若A、D为单质,B、C为化合物,则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 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
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和1g稀硫酸
氧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变化是( )A.S+O2点燃SO2B.2KClO3MnO2.△2KCl
氧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的变化是( )A.S+O2点燃SO2B.2KClO3MnO2 △2KCl+3O2↑C.Fe+H2SO4→FeSO4+H2↑D.CO+CuO△Cu+CO2
“嫦娥 I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 高氯酸铵分解过程中不可能排入大
“嫦娥 I号”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过程中不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H2OB.SO2C.NOD.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