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人大2003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试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人大2003年研)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价值是人们关于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意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如社会不平等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是应当被消灭的等。科学研究不使用价值判断它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因此科学是“价值中立”的。 人们对于“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实证主义者主张在社会研究中仿效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与善恶而只在于判断真假或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而人文主义者则反对“价值中立”的原则认为社会研究应当像人文学科(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那样为人类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这里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的问题: (1)关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问题 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有些人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知识都带有主观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所属的社会、国家、阶级或地位的不同因此社会研究的结论都是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研究方法不精密或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判断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无法对研究结论作出客观检验。 这种否定社会研究客观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尽管社会研究会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这种研究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那么从科学的程序上看就能够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其次社会研究的方法虽然不如自然科学那样精密但从发展趋势上看方法的日益科学化和精密化不仅将大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而且会使科学的检验标准的建立成为可能。 韦伯指出尽管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但当他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应当排除个人偏好或价值取向这样社会研究同样能做到“价值中立”就同样能得到客观的知识。在这一点上韦伯的观点已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接受。 (2)关于社会科学的功能问题 对于社会科学的功能问题某些实证主义者主张社会科学是像数学或统计学那样只提供客观的理论知识而不涉及知识的应用问题。例如比尔施太特认为社会学只是一门纯理论科学而不是一门应用科学知识的应用是社会工作部门或其他分支学科的事情。 这种主张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不相符。社会科学是十九世纪人类对自身认识发展的产物它与社会哲学和政治理论都有密切关系这使它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也就是说它还提供一种对社会的思考方式和有关社会行为的规范或价值判断。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意识和思想方法正在取代物理学和生物学而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主线。帕森斯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学逐渐处于意识形态的中心位置社会思想领域中继“经济学时代”以及其后的“心理学时代”之后开始出现了“社会学时代”。这表明社会学家不能回避对有重大意义但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简言之科学知识的判定标准是脱离意识形态的但它的应用是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尤其是社会科学。这不仅指科学知识可以服务于不同的道德理想或政治目的而且还指研究者本人在获取知识时他在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的选择上就明显地含有个人的价值观和应用目的。受价值冲突与政治争论所激发的科学探索虽然无法最终解决价值评判的问题例如人们无法从“科学”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劣做出客观评判但是这种探索能为人类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促进对意识形态的重新思索人类理性正是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价值是人们关于世界或社会“应当如何”的主观意愿。在生活中每个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如社会不平等是不合理的、资本主义是应当被消灭的等。科学研究不使用价值判断,它只采用逻辑判断,即客观地说明“事实是什么”,“事物是如何变化的”。因此,科学是“价值中立”的。人们对于“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实证主义者主张在社会研究中仿效自然科学的“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判断好坏与善恶,而只在于判断真假或是否,因此研究者必须采取客观的态度,排除个人的价值观和主观偏好。而人文主义者则反对“价值中立”的原则,认为社会研究应当像人文学科(如哲学、美学、伦理学)那样为人类提供行为规范和价值观。这里的争论实际上涉及两个不同的问题:(1)关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问题对于社会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有些人文主义者认为,社会科学知识都带有主观性,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所属的社会、国家、阶级或地位的不同,因此社会研究的结论都是因人而异的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研究方法不精密或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判断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无法对研究结论作出客观检验。这种否定社会研究客观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首先,尽管社会研究会受到研究者个人因素的影响,但是只要这种研究是建立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那么从科学的程序上看,就能够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其次,社会研究的方法虽然不如自然科学那样精密,但从发展趋势上看,方法的日益科学化和精密化不仅将大大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而且会使科学的检验标准的建立成为可能。韦伯指出,尽管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上受其价值观的影响,但当他进入研究阶段之后就应当排除个人偏好或价值取向,这样,社会研究同样能做到“价值中立”,就同样能得到客观的知识。在这一点上,韦伯的观点已为大多数社会学家所接受。(2)关于社会科学的功能问题对于社会科学的功能问题,某些实证主义者主张,社会科学是像数学或统计学那样只提供客观的理论知识,而不涉及知识的应用问题。例如,比尔施太特认为,社会学只是一门纯理论科学,而不是一门应用科学,知识的应用是社会工作部门或其他分支学科的事情。这种主张与社会科学的历史不相符。社会科学是十九世纪人类对自身认识发展的产物,它与社会哲学和政治理论都有密切关系,这使它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还具有改造社会的功能,也就是说,它还提供一种对社会的思考方式和有关社会行为的规范或价值判断。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意识和思想方法正在取代物理学和生物学而成为当代文化生活的主线。帕森斯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学逐渐处于意识形态的中心位置,社会思想领域中继“经济学时代”以及其后的“心理学时代”之后开始出现了“社会学时代”。这表明,社会学家不能回避对有重大意义但有争议的社会问题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简言之,科学知识的判定标准是脱离意识形态的,但它的应用是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尤其是社会科学。这不仅指科学知识可以服务于不同的道德理想或政治目的,而且还指研究者本人在获取知识时,他在研究课题和研究角度的选择上就明显地含有个人的价值观和应用目的。受价值冲突与政治争论所激发的科学探索虽然无法最终解决价值评判的问题,例如,人们无法从“科学”的立场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劣做出客观评判,但是这种探索能为人类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促进对意识形态的重新思索,人类理性正是在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
相似问题
简述概念 变量 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北师大2010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简述概念、变量、指标的区别与联系。(北师大2010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测量的数字分派规则(浙大2009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测量的数字分派规则(浙大2009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层次谬误(中财2011 2008年研;北科大2007年研;北师大2004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
层次谬误(中财2011、2008年研;北科大2007年研;北师大2004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试论社会研究中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之间的关系。(人大2007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试论社会研究中理论层次和经验层次之间的关系。(人大2007年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描述性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 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 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
描述性研究是指那种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揭示现象发生或变化的内在规律,回答各种“为什么”的社会研究的类型。(中财2010年研)此题为判断题(对,错)。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