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 →” 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 “—”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
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G相互间的关系(“ →” 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F都是单质;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在工业上,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请回答:![]() ⑴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G可能是______________。 ⑵写出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标号①、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⑷分类观是化学的核心观念之一。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属于盐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答
(1)Na2CO3; 盐酸(硫酸,写化学式也对); (2)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3)①Na2CO3+Ca(OH)2=2Na0H+CaCO3↓;②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4)CO2; Na2CO3、CuSO4; |
F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说明F是金属铁, B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E是一种蓝色溶液,说明E是含有铜离子的化合物,A是单质,且能生成二氧化碳,推测A可能是碳或氧气;C是盐,F是金属单质,而G能够与它们反应,根据酸碱盐单质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推测G应该是酸,则G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D既能与碳酸钠反应又能与硫酸铜反应,故D可以是氢氧化钙;由此可以得出:反应①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0H+CaCO3↓;反应②是铁与硫酸铜的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的特点是单质与化合物硫酸铜生成单质铜和化合物硫酸亚铁的过程,所以是置换反应;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以上7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CO2;盐类物质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知Na2CO3、CuSO4属于盐类; |
相似问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O2(H2O)﹣用生石灰 B.Na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O2(H2O)﹣用生石灰 B.NaCl溶液(KNO3)﹣降温结晶 C.CaCO3粉末(Na2CO3)﹣加
A~H M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
A~H、M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③农业
某同学梳理并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③农业上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C.Ca(OH)2溶液可以区分CO2和CO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
一定温度下 在下图所示装置中 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 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
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利用上述反应原理和装,对含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