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 请回答:(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__
(23分)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 ②________ ③ _______ ④_____ (2)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 ,若 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3)装置A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4)若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 反应。 (5)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_________ 。 (6)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______ 或______ (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若有 现象,则收集满。 (7)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_____________ 。 (8)若某同学用装置C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 。 (9)若某同学用A和D装置制取氧气,结果收集不到氧气,其原因可能是: 。 |
参考解答
(23分)(1)试管,酒精灯,集气瓶,水槽 (2)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 导管产生气泡。 (3)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4) A,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处导管。高锰酸钾 ![]() (5)过氧化氢 ![]() (6)选择装置C或D,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 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7)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 (8)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或集气瓶中水未装满水,留有气泡 (9)原因装置气密性不好。 |
(1)图中仪器都是初中实验常用仪器,此题比较简单。(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学生需掌握的实验操作方法,正确方法是: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产生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3)在试管中加热固体药品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药品里所含的湿气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成水滴而倒流,致使试管炸裂。(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因为高锰酸钾颗粒比较轻,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5)用B装置制取氧气用到的药品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生成水和氧气。(6)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所以选择C、D装置,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 则证明收集满。(7)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试管内压强变小,低于外界大气压,水槽中的水倒吸进入试管,引起试管破裂。(8)一有气泡就开始收集,试管中开始有空气,导致不纯,集气瓶中留有气泡,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9)装置气密性不好,就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 |
相似问题
某班级的学生到实验室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氯酸钾 二氧化锰 铁丝 硫粉 过氧化氢
某班级的学生到实验室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氯酸钾、二氧化锰、铁丝、硫粉、过氧化氢溶液以及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1)请写出仪器名
(2011年浙江丽水 28题)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 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
(2011年浙江丽水,28题)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干燥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实验课上同学们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请回答问题:(1)制
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 但不能燃烧 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 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A.铁丝的表面积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D.铁的颜色
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之后 同学们对催化剂非常感兴趣 其他物质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利用课
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之后,同学们对催化剂非常感兴趣,其他物质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利用课后时间来到实验室进行探究 老师为他们准备
实验室收集纯净的氧气用______方法 结束时应先______ 后______ 防止______.
实验室收集纯净的氧气用______方法,结束时应先______,后______,防止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