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或“=”填空(1)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氧气 空气(2)制取氧气的速率:加热
用“>”、“<”或“=”填空 (1)相同条件下的密度:氧气 空气 (2)制取氧气的速率:加热氯酸钾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为15ml,所量液体实际体积 15ml (4)缓慢氧化的放热量 燃烧的放热量 (5)氮气的含量:呼出气体 空气 |
参考解答
>、<、>、<、= |
分析:(1)氧气的分子量是32,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 (2)二氧化锰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3)根据读取量筒液体读数的方法判断; (4)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较少、不发光,不剧烈,比较缓慢,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5)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呼出气体和呼入气体中的氮气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解答:解:(1)氧气的分子量是32,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2)二氧化锰能加速氯酸钾的分解,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放出的氧气的速度较快; (3)读取量筒液体读数时应平视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仰视时会造成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 (4)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较少、不发光,不剧烈,比较缓慢,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多; (5)氮气不参与呼吸作用,呼出气体和呼入气体中的氮气的体积没有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 (1)>; (2)<; (3)>; (4)<; (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催化剂的特点、缓慢氧化等基础知识,平时多积累知识,解答此题并不难. |
相似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与纯净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人呼出的气体是由多种分子组成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与纯净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B.人呼出的气体是由多种分子组成的C.自然界的氧元素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D.纯净
如图所示 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收满CO2气体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 伸入烧瓶的一端事先绑为一个气球。
如图所示,在两个烧瓶中分别收满CO2气体,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伸入烧瓶的一端事先绑为一个气球。拨开塞子,向A 中倒入石灰水,向B 中倒入NaOH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______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量的______.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______,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 水和氧气D.氧气
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
实验时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 在溶解 过滤 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 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
实验时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______;过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