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 进行了以下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 在透镜的另一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测出此凸透镜焦距______cm.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上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l5cm位置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成了一个倒立,______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接着她将某眼镜镜片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清晰.此现象说明该镜片是______.(选填“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
参考解答
(1)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焦点,所以焦距为10cm. (2)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l5cm位置处,物距为35cm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像,照相机成的像就是倒立缩小实像. (3)在凸透镜前放置凹透镜可使所成的像后移,说明该镜片是 凹透镜. 故答案为:(1)10;(2)缩小,照相机;(3)凹透镜. |
相似问题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 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15 cm<f<
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f为( )A.15cm<f<30cmB.f>15cmC.f<15cmD.f>30cm
如图所示 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 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 会
如图所示,在空气中平行于玻璃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S,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会聚点S′( )A.在S的上方B.在S的下方C.与
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有焦距为48cm 15cm和3cm的三个凸透镜
在实验室利用光具座进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有焦距为48cm、15cm和3cm的三个凸透镜,你认为选用焦距为______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更恰当,为什么?
凹透镜对光有_____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凹透镜对光有_____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蜡烛与光分凸透镜两侧 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与光分凸透镜两侧,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当蜡烛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