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 b 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如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 请按要求填空: (1)如何检查B装置的气密性______ (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 ①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I、II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②请利用上述装置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C厂和B广的还原性强弱(分别指出甲、乙、丙中盛装的试剂、实验现象及结论)______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 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此时c处于关闭状态),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______再打开止水夹______,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______. ③试管丁中的NO2与水充分反应后,若向试管内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直至试管全部充满水,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气体按标准状况计算). |
参考解答
(1)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原理一般是通过压强差产生的明显现象来判断,所以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试管中液面不再改变,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试管中液面不再改变,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和品红溶液不反应,但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和水反应也生成盐酸,所以实验Ⅱ无法判断是哪部分的盐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 ②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分液漏斗只能盛装液体,所以甲装浓盐酸,乙盛装二氧化锰;丙是用来检验氯气的性质,所以盛装溴化钠溶液;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黄绿色的氯气,所以会看到烧瓶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氯气和溴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氯气能置换出溴化钠中的溴,试管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由此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证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 故答案为:在甲、乙、丙中分别装入浓盐酸、二氧化锰、溴化钠溶液,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橙色,证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则证明Br-的还原性强于Cl-.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若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于试管丁. ③设容器的体积为VL,所以二氧化氮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设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为xmol; 4NO2+O2+2H2O=4HNO3 4mol 4mol
x=
C=
故答案为:0.045mol/L. |
相似问题
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 其中碘元素呈+3 +5两种价态 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应具有的性质
有一种碘和氧的化合物可以称为碘酸碘,其中碘元素呈+3、+5两种价态,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和应具有的性质是( )A.I2O4强氧化性B.I3O5强还原性C.I4O9强氧
下列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无毒B.无颜色C.无气味D.有刺激性气味
下列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A.无毒B.无颜色C.无气味D.有刺激性气味
2005年3月29日 由山东开往上海的载有35吨液氯的槽罐车 行驶到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 突然翻倒而
2005年3月29日,由山东开往上海的载有35吨液氯的槽罐车,行驶到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突然翻倒而发生泄漏事故。两天之内造成公路旁的三百多村民入院抢救
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A.Cl2B.氯水C.Ca(ClO)2溶液D.CaCl2
下列物质不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的是( )A.Cl2B.氯水C.Ca(ClO)2溶液D.CaCl2溶液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应选择的干燥剂是( )A.浓硫酸B.碱石灰C.固体烧碱D.氧化钙
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应选择的干燥剂是( )A.浓硫酸B.碱石灰C.固体烧碱D.氧化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