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 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
(6分)收集蜡烛燃烧产生的CO2往往混有很多杂质,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装置收集纯净的CO2。A中分液漏斗盛有足量液体,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和盛有黑色粉末的烧杯。B中试管装有滴加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C中试管装有盐酸。小组同学查资料得知CO2与Na2CO3溶液也能反应生成NaHCO3![]() (1)K1是打开的,K2是关闭的。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开关放下足够多的液体,发现蜡烛燃烧的更旺。B中的现象是(足够长的时间)_________;用三个化学方程式表示B中发生化学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B、C间的导管提前充满水)___________。 (3)C中的气体即为蜡烛燃烧产生的部分纯净的CO2。 |
参考解答
(1)有气泡放出,红色褪去; CO2 + 2 NaOH = Na2CO3 + H2O、Na2CO3 + CO2+ H2O = 2NaHCO3、CO2 + H2O= H2CO3。 (2)B中左侧导管继续冒气泡;试管中液面下降; C中左侧导管处出口有气泡生成,液面下降,分液漏斗中液面上升。 |
试题分析:(1)蜡烛燃烧的更旺,说明A中生成了氧气;由于锥形瓶内有燃着的足量的蜡烛,故同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会较多,所以B中左边的导气管口会因二氧化碳的导出而产生气泡;二氧化碳进入B,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2+2NaOH=Na2CO3+H2O),还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故最终会消耗掉碱性物质,溶液的碱性会消失,酚酞的红色会褪去。 (2)接着关闭K1,打开K2,B中由于气体二氧化碳的聚集而导致其内压强变大,液体会被压入C中,故可见B中左侧导管口继续冒气泡,同时试管中的液面会下降;而C中的液体压强也随之变大,故导致分液漏斗中液体上升。 点评:此题是一道实验设计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其中的反应,结合压强知识进行现象的判断,属于综合性实验题。 |
相似问题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氧气——闻气味 B.二氧化锰和木炭——观察颜色C.碳酸钙和硫酸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氧气——闻气味 B.二氧化锰和木炭——观察颜色C.碳酸钙和硫酸铜——观察能否溶于水 D.氢气和一氧化碳——点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 过滤 蒸发 结晶B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KCl(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B.BaSO4(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C.CO2
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 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
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待提纯物质选用试剂操作方法ACuCl2(MgCl2)镁片过滤、洗涤BCaO(CaCO3)盐酸
欲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采取的方法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物 质加
欲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采取的方法和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选项物 质加入的试剂和操作基本反应类型ACuO( Cu )足量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 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选项甲乙
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物质选项甲乙丙AH2OCO2CuOBO2H2OH2O2CCaOCa(OH)2CaCO3DCuH2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