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右图可得到的信息有(写两条):⑴
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由右图可得到的信息有(写两条): ⑴ ⑵ ⑶ t2℃时,使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最佳方法分别是: 甲 ,乙 ,丙 。 |
参考解答
![]() |
⑴由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三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和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⑵由于在t1℃时,A和B的溶解度曲线交于N点,即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⑶由于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因此使甲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而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因此使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使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最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故答案为:降温结晶法,蒸发溶剂法,升温结晶法。 |
相似问题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 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 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搅拌至充分溶解(如有不溶的硝酸钾,则过滤除去),得到溶液。该学生在实验中记录
(3分)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⑴ t1℃时分别配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克 则加入水的质量
(3分)A和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⑴ t1℃时分别配制A和B的饱和溶液各100克,则加入水的质量A _______­­­ B (填“>”、“=”或“
据文字记载 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日晒风吹使海水
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C.日
如图是甲 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 乙两物质的溶解度
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
(2011年山东济南 11题)甲 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所示 根据图示判断 下
(2011年山东济南,11题)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I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