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B物质
右图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下表是B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35g B物质,充分溶解后得到______(选填“饱和”、“不饱和”溶液.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 B物质,若使B物质完全溶解,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3)______℃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g/100g水. (5)若要从B的溶液中提纯B物质,小明同学认为:用蒸发水的方法;小娟同学认为: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你认为______同学的方法合理,理由是______. ![]() |
参考解答
![]() (1)根据题给的数据来描点连线得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见图 (2)根据题给的数据可以知道在20℃时,B的溶解度为35g,即在20℃时,100g水中加入35gB物质即到达饱和状态,而题目中向溶液中加入40gB物质则不能全部溶解,所以为了使B物质充分溶解,可以向其中加入水,或者将溶液的温度升高,也可以使B物质溶解; (3)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知道在4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在40℃时A和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70g; (5)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得出,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而B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故应该采取蒸发的方法来提纯B物质. 故答案为:(1) ![]() (2)饱和;加入溶剂(水)或升高温度(升温到40℃以上); (3)40; (4)70; (5)小明;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
相似问题
根据下图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用(“>” “=” “<”)填空.①t1℃时A B两种物质溶解
根据下图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用(“>”、“=”、“<”)填空.①t1℃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关系是A______B.②t2℃时,A、B两种物质形成
60℃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这说明在______时 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硝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这说明在______时,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______硝酸钾.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 有1克KNO3固体析出 则KNO3在t℃时
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 )A.10克B.22 5C.25克D.30克
(1)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原子质量:C-
(1)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求: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 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是实验室常用的碱.要鉴别氢氧化钠稀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下列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是( )A.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B.分别通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