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类伪问题直接来自渗入语言的自命不凡的行话和令人望而生畏的集合名词。像“元叙述”“主体间性”这类行

职业资格 已帮助: 时间:2025-07-10 22:28:30

有一类伪问题直接来自渗入语言的自命不凡的行话和令人望而生畏的集合名词。像“元叙述”“主体间性”这类行话如今被文科学生仿用得烂熟,以致令被模仿者__大学教授自己都觉得有点难为情。其实有一个基本标准我们应当牢记在心:这类行话愈容易被模仿,愈证明某个行当没有价值。这段文字意思是在强调( )。
A.某些行话和深奥的集合名词应受批判
B.应该创造什么样的行话
C.某些行话被别人模仿得烂熟,说明他们的研究是没有价值的
D.判断某行当有无价值应该有一个基本标准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职业资格考试,其它,其它

标签:行话,这类,行当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13***143

2025-07-10 22:28:30

正确答案:D
首句提出行话的滥用,接着是举例说明某些研究其实没有价值,末句是解决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A项过于片面,并非单纯的批判;B项扩大范围,并没有涉及创造这方面;C项不全面,D项可以包涵C项,更为准确。

上一篇 学生学习了角之后 再学习锐角 直角和钝角 这种教学利用的迁移是  A.逆向迁移  B.水平迁

下一篇 笑话往往是在人们情绪极度放松的情况下讲述的 讲笑话需要有一个前提 即人们必须抛开各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念

相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