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1)在N N2 2N2三种符号中 只表示微观意义 而不表示宏观意义
(10分)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在N、N2、2N2三种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氯化钠是由 构成的;水是由 构成的;金(Au)是由 构成的。 (3)有下列物质:CO2、CO 、H2、CH4,其中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最理想的燃料是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 (4)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 (填“元素”或“原子”或“单质”)。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6)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
参考解答
(1)2N2(1分) (2) 离子(或Na+和Cl-),分子,原子;(3分) (3)CO2,H2 ,CH4 (3分) (4)元素 (1分) (5)Al(1分)(6)2(1分) |
试题分析:(1)由化学用语的意义可知,在符号的前边只要加的计量数不是1时,只表示微观的意义,所以,只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表示宏观意义的是2N2; (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金(Au)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 (3)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且能量高,是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4)钙是组成牛奶的一种成分,加钙牛奶中的“钙”指都是钙元素; (5)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6)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在镁原子中2+8+a=12,则a=2。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多属于基础性内容,其中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
相似问题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O2也
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比较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B.NaCl和NaNO2都是
(2012?绍兴)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A.B.C.D.
(2012?绍兴)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A.B.C.D.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洁净的食盐水B.冰水混合物C.净化后的空气D.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
下列物质中 属于氧化物的是A.食盐B.干冰C.火碱D.矿泉水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食盐B.干冰C.火碱D.矿泉水
河南烩菜 (配料:粉条 瘦肉 食盐 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 (任写两种)。生
河南烩菜 (配料:粉条、瘦肉、食盐、青菜等)中含有的营养素有(任写两种)。生命也离不开水,天然水污染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净化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