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10g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 实验过程: ①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 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 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__ 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参考解答
(1) ①二;因为弹簧秤的分度值大于蜡块的重力。 ②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 (2) ①重力。 ②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 ③方案一是在改变物体重力的同时,控制了浮力不变这一条件。(只要有浮力不变的思想均可) |
相似问题
如图是刚泡好的两杯茶 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受到的浮力 _____(大于/等于/小于)它受到的重力;用手
如图是刚泡好的两杯茶,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受到的浮力_____(大于 等于 小于)它受到的重力;用手转动茶杯,发现茶叶几乎不动,其原因是 ;若茶杯与桌面的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 晓刚小组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①小铁钉②小玻 璃瓶③蜡烛④橡皮泥⑤
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晓刚小组的同学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①小铁钉②小玻 璃瓶③蜡烛④橡皮泥⑤塑料块⑥橡皮塞⑦苹果⑧小石块。 (1)请你猜
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 牙膏悬浮在水中 牙膏所受浮力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
小华用牙膏探究物体的沉与浮.如图所示,牙膏悬浮在水中,牙膏所受浮力________(小于 等于 大于)重力.向水中加入食盐并使其溶解,牙膏将__________(
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自然静止在水中时 所受浮力分别用F铁和F木表示(ρ铁>ρ水>ρ木) 则[
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实心木球自然静止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分别用F铁和F木表示(ρ铁>ρ水>ρ木),则[ ]A.木球漂浮,F铁>F木 B.木球沉底,F铁<F
小明在洗苹果时 发现有一个苹果悬浮在盆里的水中 如图甲所示 他拿起这个苹果 用小刀把苹果削了一小块下
小明在洗苹果时,发现有一个苹果悬浮在盆里的水中,如图甲所示,他拿起这个苹果,用小刀把苹果削了一小块下来,又发现这一小块苹果沉于水底,如图乙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