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及其涵义。(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及其涵义。(上海交通大学2005研)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参考解答
正确答案:(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在一个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中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率均衡这就是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了完全竞争经济达到均衡时是有效率的。假设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意味着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yA1yA2yB1yB2)因而: 并且有: (yA1yyA2)>A(xA1xA2) (yB1yB1)>B(xB1xB2) 前两个方程式表明y分配是可行的后两个方程式则表明每个交易者选择y分配而不是x分配。 假定市场均衡每个交易者按其财富购买最佳的消费束。如果(yA1yA2)优于A所选择的消费束则其费用必大于A的财富。B的情况同A类似。则有: p1yA1+p1yA2>p1wA1+p2wA2 p1yB1+p2yB2>p1wB1+p2wyB2 将上述这两个方程相加可得: p1(yA1+yB1)+p2(yA2+yB2)>p1(wA1+wB1)+p2(wA2+wB2) 进而可得: p1(wA1+wB1)+p2(wA2+wB2)>p1(wA1+wB1)+p2(wA2+wB2) 此式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此式的左边同右边是完全相同的。此矛盾是由于假设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而导致的所以这一假设肯定是错误的。进而得知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这就是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涵义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确保竞争市场会使交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这样的配置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合意的特征但一定是有效的。 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这样的市场体系使得一切商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一切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并且不存在外在性。在这种经济中当每个消费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一个生产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经济将是有效率的或者说达到了不能使任何人变得更好而不使另一些人变得更坏的最优状态。 这一思想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亚当?斯密的这个思想包含着以下三个要点: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②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为一种共同利益;③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说政府对经济管得越少越好。福利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自由放任可以自发地导致共同利益的增加。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在一个纯粹交换经济的情况中,竞争均衡是帕累托有效率均衡,这就是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明了完全竞争经济达到均衡时是有效率的。假设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意味着存在其他可行的配置(yA1,yA2,yB1,yB2),因而:并且有:(yA1,yyA2)>A(xA1,xA2)(yB1,yB1)>B(xB1,xB2)前两个方程式表明y分配是可行的,后两个方程式则表明每个交易者选择y分配而不是x分配。假定市场均衡,每个交易者按其财富购买最佳的消费束。如果(yA1,yA2)优于A所选择的消费束,则其费用必大于A的财富。B的情况同A类似。则有:p1yA1+p1yA2>p1wA1+p2wA2p1yB1+p2yB2>p1wB1+p2wyB2将上述这两个方程相加可得:p1(yA1+yB1)+p2(yA2+yB2)>p1(wA1+wB1)+p2(wA2+wB2)进而可得:p1(wA1+wB1)+p2(wA2+wB2)>p1(wA1+wB1)+p2(wA2+wB2)此式显然是矛盾的,因为此式的左边同右边是完全相同的。此矛盾是由于假设市场均衡不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而导致的,所以这一假设肯定是错误的。进而得知所有市场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这就是所谓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2)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涵义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确保竞争市场会使交易利益达到最大,即一组竞争市场所达到的均衡分配必定是帕累托有效配置。这样的配置不可能有任何其他合意的特征,但一定是有效的。如果所有的个人和企业都是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格接受者,则竞争性均衡具有帕累托最优效率。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的市场体系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这样的市场体系使得一切商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一切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并且不存在外在性。在这种经济中,当每个消费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效用最大化,每一个生产者出于自私动机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整个经济将是有效率的,或者说达到了不能使任何人变得更好而不使另一些人变得更坏的最优状态。这一思想来自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1776年)中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大。”亚当?斯密的这个思想包含着以下三个要点:①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主要动力;②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地将各种个人利益转变为一种共同利益;③对国民财富的增长来说,政府对经济管得越少越好。福利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认为自由放任可以自发地导致共同利益的增加。
相似问题
假设修建道路的成本是固定的 且C(x)=5000那么当村民人数为多少时才应该实施修路工程?(上海财经
假设修建道路的成本是固定的,且C(x)=5000那么当村民人数为多少时才应该实施修路工程?(上海财经大学2008研)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假设一个村庄的村长决定修建村里的道路。但他不知道村民对修建交通道路的估价。修筑道路的成本C与道路的长
假设一个村庄的村长决定修建村里的道路。但他不知道村民对修建交通道路的估价。修筑道路的成本C与道路的长度x有关。且C(x)=每个村民的边际意愿支付为P(x)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 )。(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A.竞争性均衡能使消费者的总效用达到最大B.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说明( )。(上海财经大学2006研)A.竞争性均衡能使消费者的总效用达到最大B.任何竞争性的均衡都是帕累托有效的C.在一定条件下,每一
论述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论述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