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 立
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⑴猜想:我认为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知道它的反应类型是 。 ⑵我想制取该气体,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 (填序号, 以下同),收集装置选取 。 ⑶如果用下图中的F装置收集该气体, 我认为气体应从 端(填“a”或“b”)导入。 ⑷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检验所得气体的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可选取上图中的 〔填序号〕。 (5)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上图中的 装置。实验前还须在试管口 ,目的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 (6)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已知: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 请从图中选择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为 。 ![]() |
参考解答
(1)2H2O2MnO2 2H2O+ O2↑ 分解反应 (2)B C或E (3)a (4)通入澄清石灰水 Ca(OH)2 + CO2='==' CaCO3↓+H2O E (5)A 放一团疏松的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颗粒堵塞导气管 2KMnO4△K2MnO4 + MnO2 + O2↑ (6)A D |
试题分析:(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应该是:2H2O2MnO2 2H2O+ O2↑,此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 (2)由于此方法制取氧气是固液反应不用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B;而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收集装置选取E向上排空气法或C排水法。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F装置收集,要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a。 (4)利用B装置制气体,反应物还得是固液反应不需加热,故可制取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因为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Ca(OH)2+CO2=CaCO3↓+H2O,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收集装置只能选取E向上排空气法。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A装置,由于高锰酸钾受热易分解,高锰酸钾颗粒会随着氧气流跑到导气管中,甚至水槽中,所以要在管口放一团棉花;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6)由于氨气是利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故属于固体加热型,应选A装置;而氨气极易溶于水,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收集装置只能选取D向下排空气法。 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记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及其依据,并能根据气体的制取原理来组装、选配、判断或者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密度及其是否与水或者空气发生反应等来判断、选用收集装置。 |
相似问题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装置A中是用 法收集气体
(6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A中是用法收集气体。(2)实验室用装置B完成的实验是(填字母序号)。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过
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B.该
下图是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B.该气体能与NaOH发生反应C.该气体极易溶于水D.该气
(14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 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14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还可以制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过氧化氢C.氯酸钾 D.二氧化锰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 B.过氧化氢C.氯酸钾 D.二氧化锰
(22分)通过一个半月的化学学习 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 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
(22分)通过一个半月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