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中 当滴到最后一滴时 红色突然褪去.产生
(1)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①是由于______;②是由于______. 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①或者是②,其方法是:_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与氯化铵发生反应:xCl2+yNH4Cl→yNCln+(x+y)HCl,当消耗6.72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生成0.10mol氮的氯化物,则此氮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
参考解答
(1)因酚酞遇碱变红,将新制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则可能为氯水中的酸性与碱反应,使NaOH减少,而能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也可能为氯水中的次氯酸有漂白性,使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因次氯酸漂白后的溶液再加NaOH溶液不会恢复颜色,向褪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若红色不再现,则是②. 故答案为:氯水中H+与碱中和;氯水中HClO强氧化性所致;向褪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红色再现,则是①;若红色不再现,则是②; (2)xCl2+yNH4Cl→yNCln+(x+y)H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配平该方程式, (n+3)Cl2+2NH4Cl=2NCln+8HCl n+3 2
所以n=3,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NCl3. 故答案为:NCl3. |
相似问题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
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C.氯气能溶于水 D.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 发生的现象 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发生现象 解释或结论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发生现象解释或结论A向NaCl和KI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溶液中先产
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 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 这种物质最好是( )A.浓NaOHB
为了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可以用浸有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这种物质最好是( )A.浓NaOHB.Na2CO3C.浓硫酸D.NaCl
不能用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取的物质是( )A.NaClB.FeCl2C.FeCl3D.CuCl2
不能用单质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取的物质是( )A.NaClB.FeCl2C.FeCl3D.CuCl2
在含有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液里通入过量氯气 然后把此溶液蒸干 灼烧 最后留下来的是[ ]A.
在含有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液里通入过量氯气,然后把此溶液蒸干,灼烧,最后留下来的是[ ]A KClB KCl和KBrC I2D Br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