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二 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
⑤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0.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2分)
参考解答
答案: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
相似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 50kg 温度为 20℃的水 如果水温上升到 60℃ 需要吸收______
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 50kg,温度为 20℃的水,如果水温上升到 60℃,需要吸收_________J的热量。若同样多的热量让等质量的砂石吸收,砂石升高的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 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 无需节约 B.水是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淡水资源取之不尽,无需节约 B 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对水体无污染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合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合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二 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那个春天 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 婆婆得了精神疾病 生
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那个春天,很暖章月珍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
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⑴仪器a的名称是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某同学对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做了如图所示的改进。⑴仪器a的名称是 。⑵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为 。⑶硫燃烧产生的SO2可以溶解在NaOH溶液中,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