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乙两科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两科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参考解答
C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因不知道是否饱和。错误; B.由图知,4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而20℃时,甲 、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错误; 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到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2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20g,故正确; D.2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加热到40℃时,甲为不饱和溶液,乙为饱和溶液,因40℃时乙的溶解度正好是40g。错误; 答案为C。 |
相似问题
请根据图7中A 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l)在____℃时 A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2) 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A.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就变为不饱和溶液C.某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时,若溶液
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的意义是
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1)曲线上M点表示的意义是,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t1℃时,将10g A
下图为M N两种物质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现将50gM物质
下图为M , N两种物质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随温度〔t℃〕变化的曲线。现将50gM物质和80gN物质分别溶于150克水中并同时加热,均蒸发掉5
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 )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加溶质D
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且简便的方法是()A.改变温度B.蒸发溶剂C.加溶质D.倒出一些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