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⑴ ___________℃时 甲物质与
I、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⑴ ___________℃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⑵ 使甲物质从60℃的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最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 8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____________(填A或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要使A烧杯中的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 ![]() (1)锶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锶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 。 (3)从图中可获取的一条信息是 。 (4)图所表示的微粒的化学符号是 。 |
参考解答
I. ⑴ 40 ⑵ 降温 ⑶ A 23.1% 加溶剂(或降温) II.(1)金属(2)87.62(3)核电荷数为38(合理答案均可) (4) Sr2+ |
试题分析:I. ⑴四十摄氏度时两溶解度曲线有交点,此时溶解度相等, ⑵ 如图可知,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降温可以使甲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⑶如图,A烧杯中底部有固体未溶解,所以其中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为乙物质的溶液,8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点评:关于溶解度曲线的题目属于中考必考的题型,通常在选择题较为靠后的位置出现,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应熟知基础知识点,仔细审题,理解其曲线的含义。 |
相似问题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 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
(2分)如图是甲 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 乙物质都是易溶物B.
(2分)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物质都是易溶物B.可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甲、乙的混合物C.甲的饱和溶
下列事实中 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 ②加入5gX时
下列事实中,能说明X物质的溶液在t℃时肯定是饱和溶液的有①溶液中有大量的X物质②加入5gX时,有X固体未溶解③加热蒸发掉一定水后再冷却到原温度时,会析
右图是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试回答:(1)t℃时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1)t℃时,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填“>”“<”“=”);(2)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
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及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 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
根据下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及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约为 g;(2)图甲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