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 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参考解答
C |
A、升高温度后,①试管内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加,②试管内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①②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的判断不正确;故A不正确; B、升高温度后,②试管内析出晶体,溶液变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①试管内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是否达到饱和无法判断;故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不正确;故B不正确; C、升高温度后,①试管内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加,②试管内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①溶液质量增加,②溶液质量减少的判断符合实际变化情况;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后,①试管内固体溶质继续溶解,溶液质量增加,②试管内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但由于不能确切判断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故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②溶液的判断不正确;故D不正确; 故选C. |
相似问题
(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 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l)在_
(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2) t2℃时,100g水中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向等质量
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描述相符合的一组是( )A.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加入稀硫酸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
(2011年江苏南京 15题)右图为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
(2011年江苏南京,15题)右图为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 a浓的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通常采用
A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在t2℃时 物质的溶解度B______A(填:大于 小于 等于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则:在t2℃时,物质的溶解度B______A(填:大于、小于、等于);当B溶液中含有少量A时,可用______法提纯B;在t2℃时,
请根据图中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____.(2)t2℃
请根据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______.(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