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判断甲 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 ,乙为 。(2分)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 ,(2分)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 (1分)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单项选择)( )(2分)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 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 地。(2分) |
参考解答
(10分) (1) 背斜(1分) 向斜 (1分) (2)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 (2分) 沉积(或堆积)(1分) A (2分) (3) 甲 (1分) (4) 乙地(1分) 甲地(1分) |
试题分析: 第(1)题,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背斜,乙为向斜。因为从形态上看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乙处岩层向下弯曲。 第(2)题,本题考查背斜谷成因。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岩性疏松,易被侵蚀成谷,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第(3)题,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甲地比较好。因为甲地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安全干燥。 第(4)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乙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甲地。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试题综合性强,但考查知识点较为基础,涉及考点有地质构造的判断及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1.褶皱与断层的对比分析
地质构造规律有很强的实践性,对生产有指导作用。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 ![]() (2)利用背斜找油: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的密度大,分布由于底部,中间为石油。 ![]() (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搬运走了,因此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矿产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钻矿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 (4)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5)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因此选址应避开断层。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雨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
相似问题
下图为青海阿什贡丹霞地貌景观图 形成该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地壳抬升 沉积作用 侵蚀作
下图为青海阿什贡丹霞地貌景观图,形成该地地貌类型的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A 地壳抬升、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地壳抬升、侵蚀作用C 地壳抬升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答问题(12分)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B D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2分)⑴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B,D。⑵图中①和②之间的边界属于边界,③和④之间的边界为 边界。 ⑶喜马拉
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 在我国西北地区比较常见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该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在我国西北地区比较常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 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M 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M处为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 ①②③表示三大类岩石 甲 乙 丙为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 箭头 a b
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①②③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为海陆间循环的各个环节,箭头 a,b,c,d 为岩石图与水循环各环节的相互作用,读图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