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读下列一组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材料二:甲 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河名
(26分)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 材料二: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突出差异并简要分析成因。(8分) 材料三: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被称为“西伯利亚的蓝眼睛”,大约形成于2500万年前,所以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下列左图和右图分别为“贝加尔湖地区内力作用图”和“贝加尔湖构造断面”图。 ![]()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从内力作用角度说明图中湖泊的形成过程。(6分) (4)在农业或交通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全球变暖对俄罗斯的影响。(4分) |
参考解答
(1)地势低平,积雪融水和凌汛(只要答到一方面即可)时容易积水(2分);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2分);地势低平,流水不畅(排水不畅)(2分);冻土层为层,不利于地表水的下渗(2分) (2)甲河流春季径流量大(以春汛为主)(2分);冬季积雪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2分);乙河流夏季河流径流量大(以夏汛为主)(2分);夏季受夏季季风风影响,降水丰富(三季锋面雨带到达,带来大量降水)(2分) (3)受西北-东南向张力(拉力)(2分),岩层出现东北—西南向断层(断裂)(2分),中间岩块沿断裂面(断层线)相对下陷成地堑(谷地、低地)(2分)成湖。 (4)农业:全球变暖会促进俄罗斯的农业发展,增加产量(2分)和耕地面积(2分)。(南部的小麦,甜菜等种植区会向北部扩展(2分),产量提高(2分)。) 交通:对交通运输业会有负面影响,因为俄罗斯东部多冻土 ,一旦气温升高, 冻土溶化, 会破坏路基特别是铁路(2分);河流和近海的封冰期变短,提高航运价值(2分)。(其他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两个均写取第一个为答案) |
试题分析: (1)图中甲、丙两河流之间湿地(沼泽)成因分析主要从水源来源多,以及水分排出少等角度分析。图中两河纬度较高,冬季有结冰现象,且流向为自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出现,河水易泛滥;该地位处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纬度高,地下冻土发育,阻止了水分的下渗。 (2)从“甲、乙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表上,可以得出甲河春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最高,出现春汛,乙河夏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最高,出现夏汛。甲河位于内陆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量多,春季气温升高,融雪补给量大;乙河位于区域东部,距海洋较近,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对乙河径流量影响最大。 (3)左图显示该湖泊处受西北-东南向的张力,右图显示在张力的作用下岩层出现东北-西南向断层。断层形成后,中间岩层相对下沉,形成地堑,最终积水成断裂构造湖。 (4)俄罗斯所处纬度高,农业生产因热量不足受限,河流和近海封冻期过长,河运和海洋运输受限,一旦全球变暖,热量条件增加,增加农业产量,有利于俄罗斯农业的发展;变暖后可耕地会增多,从而扩大耕地面积。对俄罗斯交通的积极影响有:温度升高,河流和近海的封冻期变短,航运条件得到改善;消极影响为:温度升高,冻土融化,会破坏已建成铁路的路基。 |
相似问题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甲 乙两山脉都处于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有关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B.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 境内有97座火山群 62处地热泉 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物、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回答问题。(10分)岩层的埋藏深度指岩层距离地面的
读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岩层的埋藏深度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地下岩层的形态一般可以表示岩层受到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
下图为某种地形的示意图。判断图中甲地原来应为下列哪一种构造( )A.向斜B.背斜C.断层D.海沟
( 6O 分)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各题。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丈明的发祥地 也甘长期是中国古代的
(6O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是中华丈明的发祥地,也甘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丈化中心。材料一宋代曾经广泛推行“风闻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