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A B C D E F六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与E是同族元素 且D最外层电子数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是同族元素,且D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空时用化学符号作答):![]() (1)BC-的电子式为 ;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C4分子。C4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4与C2互为同素异形体 C.C4稳定性比P4(白磷)差 D.C4与C2互为同位素 (3)A与C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分子,其中CA3分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键角 ;C2A4分子的结构式为 。 (4)为了除去化合物A2ED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D3,常采用A2D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E与F形成的化合物E2F2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遇水易水解,其空间结构与A2D2极为相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2F2的结构式为:F-E—E-F B.E2F2在一定条件下,有氧化性或还原性 C.E2F2中的两各E原子的化合价分别为0价和+2价 D.E2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E2F2+2H2O=EO2↑+ 3E↓+4HF (6)B与D可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BD2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在1000 mL 0.1 mol/L的 Ca(OH)2物质的水溶液中逐渐通入BD2并充分搅拌,溶液中析出沉淀的质量发生变化,在右图中画出沉淀质量随通入BD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
|
参考解答
(共14分)(1) (2分) 三周期ⅦA族(1分) (2)B(1分) (3)三角锥形(1分) 107O18′(1分) (2分) (4)H2SO3+H2O2=2H++SO42-+H2O(1分) (5)ABD(2分) (6)非极性(1分) 图象2分 ![]() |
略 |
相似问题
下列化合物中 同时含有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2O2C.乙酸D.乙酸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A.NaOHB.H2O2C.乙酸D.乙酸钠
下列物质的性质递变规律与化学键无关的是 ( )A.还原性:Rb>K>Na>Li
下列物质的性质递变规律与化学键无关的是()A.还原性:Rb>K>Na>LiB.沸点:CHI3>CHBr3>CHCl3>CHF3C.硬度: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D.稳定性:H2O>H2S>H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 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
若不断地升高温度,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相互作用力依次是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 要吸收
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键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B.形成物质中的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C.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
(12分)化合物YX2 ZX2中 X Y Z的核电荷数小于18;X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充填
(12分)化合物YX2、ZX2中,X、Y、Z的核电荷数小于18;X原子最外层的p能级中有一个轨道充填了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中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前一层电子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