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与作用机制。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大学本科 已帮助: 时间:2024-07-03 07:22:29

简述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与作用机制。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难度:⭐⭐⭐

题库:大学本科,经济学,经济学类

标签: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正确答案

参考解答

用户头像

405***808

2024-07-03 07:22:29

正确答案:货币政策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1)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 ①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会使活期存款多倍扩大活期存款即货币供给的增加也使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上升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上升。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大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 ②改变贴现率。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府债券作担保。现在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贴现率。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贴现率降低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提高;贴现率提高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 ③改变银行准备率。银行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又名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改变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来调节货币和信用供给如果要突破法定准备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授予这项权力。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银行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必须按更高的准备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还使商业银行准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不过目前西方国家一般不主张提高银行准备率。 除了上述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和改变银行准备率三种重要政策手段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一些次要手段例如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的控制以及分期付款信贷控制和抵押信贷控制等。 (2)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 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 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通常有三个:信贷配给途径、利率途径和国际经济途径。这三种途径在整个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开放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变迁。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主要依赖信贷配给和利率途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途径在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中的作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调节国内利率水平后一方面国外资本的套利活动能够影响国内货币总量;另一方面利率波动引发的国内供求状况变化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套利活动、国际收支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调整和国内货币供求变化。当前国际经济途径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性趋于上升。 从货币供应的扩张的角度看开放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币资金运行“时滞”的缩短。在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的宏观环境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一贷款转化过程具有较长的时滞。开放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汇率并轨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而外汇占款能够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这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的加快和调控时滞的缩短。
货币政策指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的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1)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①公开市场业务。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准备金的一种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稳定经济的最经常使用的政策手段,也是最灵活的政策手段。公开市场业务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不足,因而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使政府债券价格提高到现有市场价格以上,而债券价格的上涨就等于利率的下降。同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会使活期存款多倍扩大,活期存款即货币供给的增加也使利率下降。利率的下降会引起投资上升,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上升。反之,当经济风向显示出总支出过大,因而价格水平有持续上涨的趋势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从而引起收入、价格和就业的下降。②改变贴现率。中央银行也给商业银行贷款准备金,但商业银行必须用商业票据或政府债券作担保。现在通常把中央银行给商业银行的贷款叫做贴现,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叫做贴现率。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贴现率。当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就降低贴现率,扩大贴现的数量以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投资。贴现率降低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提高;贴现率提高时,股票和债券的价格一般都会降低。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的变动成了货币当局给银行界和公众的重要信号;贴现率的下降表示货币当局要扩大货币和信贷供给,贴现率的上升表示货币当局要收缩货币和信贷供给。中央银行在降低或提高贴现率时,用控制银行准备金的办法迫使商业银行相应地降低或提高贷款利率。③改变银行准备率。银行准备率是银行准备金对存款的比例,由于这一比例是法定的,因而又名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可以在法定的范围内改变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准备率来调节货币和信用供给,如果要突破法定准备率的最高限或最低限,就必须请求立法机构授予这项权力。改变法定准备率被认为是一项强有力的手段,这种手段由于影响太强烈而不常使用。中央银行逆经济风向改变银行准备率。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不足、失业有持续增加的趋势时,可以降低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能够按更低的准备率,也就是按更多的倍数扩大贷款;也使商业银行形成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扩大了商业银行增加信用的基础,增大了贷款能力。反之,货币当局认为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有持续增长的趋势时,可以提高银行准备率,使商业银行必须按更高的准备率也就是按较低的倍数扩大贷款;也还使商业银行准备金不足,从而减少了贷款能力。不过,目前西方国家一般不主张提高银行准备率。除了上述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和改变银行准备率三种重要政策手段外,西方国家的中央银行有时还采用一些次要手段,例如,道义上的劝告、选择性控制和证券信贷的控制,以及分期付款信贷控制和抵押信贷控制等。(2)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来影响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而引导资源流向效益好的领域。与财政政策相比,货币政策则更多地偏重于效率。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通常有三个:信贷配给途径、利率途径和国际经济途径。这三种途径在整个政策传导中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开放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经济开放程度的变迁。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主要依赖信贷配给和利率途径。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增强了国际经济途径在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中的作用。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调节国内利率水平后,一方面,国外资本的套利活动能够影响国内货币总量;另一方面,利率波动引发的国内供求状况变化会导致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国际收支的变化会影响到宏观经济活动水平。套利活动、国际收支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引起汇率的调整和国内货币供求变化。当前,国际经济途径对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性趋于上升。从货币供应的扩张的角度看,开放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促进了本币资金运行“时滞”的缩短。在对外开放程度有限的宏观环境下,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从投放到扩张要经过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一系列信贷活动,以及从银行体系到企业体系的存款一贷款转化过程,具有较长的时滞。开放经济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汇率并轨,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而外汇占款能够通过银行结售汇体系将基础货币迅速转化为企业存款,这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张速度的加快和调控时滞的缩短。

上一篇 如何理解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下一篇 公平和效率对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 谢谢!

相似问题